Back to top

下半身開始思考的性感旅程 用下半身”思考”:男同志性愛講座

性是男同志最重要的閨密。
從認同到親密,從情緒調節到自我肯定,男同志文化與性緊緊相連。
然而,男同志總是做太多,說太少
更別說思考性,或者對性有著通徹的了解。

這個講座透過兩位大叔心理師的對談  
讓談性變得自由自在,創意十足
讓你的下半身也能思考!!
 甚麼是性自我?
 性癖好與性格的關係?
 娛樂性用藥的心理機制
 性與認同
 性與情緒

時間:2018年2月4日(日)下午2:00~4:00
主講人:
小豪(諮商心理師,遊戲治療與戲劇治療師,創意工作者)
阿智(諮商心理師,精神分析治療師,解夢者)

報名網址: https://goo.gl/forms/IL7KD5wFGTVjqICe2

報名說明:
一、每次旅程費用400元,12月14日之前寶貝鳥價300元
二、轉帳後填寫下列表單,才算完成報名喔!

小田野講座二 | 以多元性別觀點看無家者議題

【以多元性別觀點看無家者議題】

時間/12/26(二) 18:30
地點/博雅教學館4樓 學習開放空間
講者/巫馥彤(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社工)
報名/https://goo.gl/jdreC5

簡介/
是什麼原因讓在外流浪的男性成為多數?
女性在街頭可能遇到什麼狀況?
不同生理性別與性傾向的無家者的困境又是如何?
讓我們從不同視角來看遊民中的性少數。

延伸閱讀 |
小田野學員作品
《報導者》為什麼他們回不了家?街頭最底層的女性無家者
https://www.twreporter.org/a/female-homeless

自主規制或高調腐女?論Boys' Love文化與社群的性別意涵

講者:王佩迪、張曉彤(Miyako)
主持人:王梅香
講題:自主規制或高調腐女?論BL文化與社群的性別意涵
介紹:
Boys’ Love (BL)文本不僅觸及到同性戀的社會保守禁忌,而其中各種情色內容也顛覆了父權社會無視女性情慾的預設,BL長期以來受到社會大眾的偏見,在該文化進入臺灣早期也曾經引起男同志社群的不解與不滿。因此,BL同好們(多稱為腐女)習慣將自己這方面的興趣加以隱藏,或設下傳播的門檻,形成「自主規制」。儘管如此,無論是日本、台灣或西方學者針對BL文化的研究,幾乎皆一致地顯示BL文本具有特殊的性別意涵,並且對讀者(即腐女)的性別意識有著某程度的影響。究竟,BL文化具有甚麼樣的性別意涵?台灣的腐女社群隨著時代的演進,是否有所轉變?而今日在網路活躍的腐女們,又是如何面對今日主流媒體將BL元素的收編與挪用,以及過去所堅持的自主規制呢?

性平實戰分享會:抗萌心法大公開

這幾年來「萌萌之亂」不斷,
不僅處處阻饒性平教育推展,近來甚至在其他社會議題上紛紛看見萌萌們的身影。
有鑑於此,我們特別邀請第一線戰神分享自身推動性平教育的實戰經驗及面對的各種挑戰,
想要了解萌萌腦袋裡在裝些什麼,想要知道萌萌之亂到底在亂什麼的你/妳,快來參加!
精彩座談,絕無冷場!
主持人:蔣琬斯|自2011年與萌萌結識,自此埋下了不解之緣。高雄市女性權益促進會理事長
戰神一:楊巧玲|戰力指數★★★★★☆
    每周一次和萌萌正面對決,教育部性平議題輔導群召集人
戰神二:林豫芬|戰力指數★★★★★☆
    萌萌們,一起來上課吧!高雄國教輔導團性平小組榮譽輔導員
戰神三:陳佩儀|戰力指數★★★★★☆
    近距離觀察萌萌,挺同婚的長老教會牧師
時間|2018.1.6|周六|10:00-11:30
地點|高雄市婦女館2樓女性史料室/三民區九如一路777號
報名|3979672*27
   https://goo.gl/6QUsUq

戀誰?愛誰?由我決定(雙性戀講座)

誰說性傾向只能一種,

 

雙性戀的多樣性你知道嗎?

 

讓Bi the Way 拜訪的木糸口來訴說給你聽

 

不用懷疑,趕快報名讓我們一同來探討

 

地點:陽光酷兒中心

 

        高雄市新興區河南一路120號

 

        07-2351010

 

報名網址:https://goo.gl/forms/6gxQvxjaoDzXD7fo1

今晚,我們勸離不勸和!─如何好好說分手

#請務必至活動通報名喔
「他這麼愛我,我也不想看他難過…到底要怎麼跟他開口…」
「他威脅我不可以跟他分手!他現在每天都跟蹤我,到底該怎麼辦!」
「跟對方分手了…但…我是不是再也找不到下一個像他一樣包容我的人了…」


在現今的社會中,我們創造了「魯蛇」這個詞,彷彿你只要進入單身的狀態,就是一個「失敗」的人,使得有太多太多的人害怕去面對失敗。

但,分手真的就是失敗嗎?


即使即使,分手就算是失敗,那台灣的情感教育有沒有告訴我們該如何去面對並且處理這樣的失敗?

還是只會一味地告訴你:「只有努力就會有結果。」因此,我們認為「努力挽回」就會有結果,最終兩敗俱傷。


有心咖啡,這次邀請到了兩位分手專家(欸不是,是對於親密關係很有研究的兩位專家),與大家聊聊在分手前/分手時/分手後,該如何好好的處理彼此的關係,以及彼此的情緒。

★呂欣潔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資深研究員,衛福部反性別暴力資源網諮詢委員
★李姿佳
現代婦女基金會資深社工,現任教育宣導部主任


【如果你是】

不男不女:肉身中的「我」與「非我」

不男不女:肉身中的我與非我

關於跨性別,有一種流行的說法是「靈魂裝錯了身體」,而「勇敢做自己」,就是要努力追求所欲望的性別外貌。顯然靈魂(認同)才能代表自我,錯誤的總是身體,而「真實的自我」,只有在「正確的身體」上才得以彰顯。

因此,早期有人把變性手術稱為「性別還原手術」-還原我們本來就該有的身體。最近幾年,變性手術又換了一個名稱,叫做「性別肯定手術」,倡議性別變更的論述,也從「還原性別」上升到「國家應認肯每個人的性別認同」。從詞彙的轉變來看,性別安適感不只是靈魂與身體是否一致,也取決於個人能否在外部世界的關係中,得到肯定。然而,我們意欲探究的是:跨性別要能在關係中感到自在,到底需要的是一具「正確身體」?還是他人肯定其「性別認同」?抑或關鍵是跨性別者也需要學習一種「身心能力」?性別認同的運動路線走到現在,發展出越來越多的分類和命名,這樣的「多元」,對於人在關係中的自在與能動,又發揮了什麼作用?

縛生講座 #4: SM與女性主義的再思考:sm實踐是一種「模擬」嗎?

70 年代以降的「性論戰」中,基進女性主義對於 SM 的批評大致沿著三條線展開:

1. 父權社會在性、經濟、心理各方面虐待著女性,而 SM 行為正是這種剝削的具象化。即使女同志 的 SM 實踐也複製了將女性貶低為性物件的價值觀。

2. 對女性的種種差別待遇常以「她們同意」為藉口。女性口說同意被支配,並不表示她們是自由地做出選擇的,而可能是內化了同一套價值,更加顯示壓迫如何地深入。「同意」並不使得壓迫在道德上變得可接受。

3. 因此,SM 提倡者們複製著父權社會的價值觀,並以天真的「同意」為辯護,實質上不僅支持父權社會,甚至助長著父權,而阻礙了女性主義希望的女性解放。

身為禁羈人的你,會如何回應上述質疑呢?

在愛裡恢復—執事媽媽與同志女兒的信仰追尋之旅

【在愛裡恢復——執事媽媽與同志女兒的信仰追尋之旅】

「當知道女兒是同志的那刻,你作何反應」

「當女兒是同志,要怎麼愛?還能愛嗎?」

到底甚麼是愛?基督的愛帶來的醫治與釋放是怎麼實踐在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家庭?

同志身份造成的隔閡與疏離,如何在主的慈繩愛索中,一步步因耶穌基督復活的盼望,在愛中重新有新的可能?

微光計劃同志基督徒處境場─親子篇,邀請您一起來聆聽一場親子間的精采對話。在待降節期中,與您一起分享從主而來的真OpOqR(anC1p+V327MR^+h0jQy(kg6f&V9Z%#8^^FE)!8(t04Nl平安。

**********

日期:2017/12/09

時間:14:00

地點:古亭教會(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149號12樓)

頁面

訂閱 RSS - 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