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設計/奇異筆

作者:波昂刺刺

電影出現百年間,同性戀幾乎不曾在銀幕之中。一旦他們出現了,他們的形象又是供人嘲笑、憐憫、令人恐懼的。這些形象也許只是在電影中一閃而過,但他們仍然引人注目,為世人留下了巨大的影像資產。電影作為被多數異性戀把INGbNc^x9o&ecq@kQ+mhfuv#Smr8BaHz^u#0-MD)VsrV3XLI&Z持的產業,創造了一套關於同志的公眾意見。同時也為同志們,創造一套「如何看待自身」的觀念,使多數人在潛移默化的觀影過程中深受影響。

電影講述生活,電影構築了人們以為的真實,它向觀眾展示什麼是榮耀8lnI58uB5XTyZVfiukq=fF@T#heFSoeK4A7nf98=iaJis(Y5ja的、美好的。但當你是同志時,卻無法在電影中找到生活的反映投射。有些人會心想,難道是發生了什麼「錯」以致於我看不見自己嗎?

哪一部電影是最早的同志電影?這絕對是個意見分歧的大哉問。多數學者普遍認為,德國1919年上映的《與眾不同》(Anders als die Andern, 1919),故事中首度描繪同性之間相戀,因此將其定義為影史第一部同性戀電影。不過美國電影學者Vito Russo在《電影中的同志》(The Celluloid Closet)這本討論同性戀電影的專書中,以兩行話提及了《歡樂的兄弟》(The Gay Brothers, 1895)。這是在此書中製作年份最古早的電影。而後根據此書改編的同名紀錄片電7OW^xUgfUyMP3F+vl+fjfALY0I(WNv_*kt_yPZFUU6c(1N(5-A影《電影中的同志》(The Celluloid Closet, 1995)亦放置了這段影片,並以此作為電影的最後畫面。


《電影中的同志》(The Celluloid Closet, 1995)

《歡樂的兄弟》為導演威廉迪克森(William Dickson)在愛迪生(Thomas Edison)工作室所拍攝的的實驗短片。影片中兩名男子牽t)ClLv$6&*=EiEqt7AOrJI)(UD!X$()&Bf@YueYiKiNo7^F8j5著手翩翩起舞跳起華爾茲。雖然片名中有著「Gay」的字詞,但他們應當非為同志。因為「Gay」被指涉為同性愛意涵是在1920年代後才發展出的文化。不過,即便他倆非為同志,此舉在當時美國跟隨英國維多利亞基督教教義濃厚的道德價值觀的時代來看,亦是一大突破。


第一部同志電影,《歡樂的兄弟》(The Gay Brothers, 1895)

這樣認定《歡樂的兄弟》是同志電影或許很牽強,不過在色情電影史脈絡中,情況也是類似的。愛迪生的拍攝的《吻》中的男女接吻畫面被認為是影史最早的情慾。電影中第一個裸體人像在《Bain de La Mondaine》中,當時是在活動電影放映機(Kinetoscope),觀眾必須投幤觀賞。第一位銀幕上裸體的女人則是Jehanne D'arc,她在喬治梅里葉的《浴後》(Apre’s Le Bal/Le Tub, 1897)中沐浴出鏡。也許現今世人所認定的色情電影需要有「性愛」元素,但這些情慾、裸露在當時已經相對前衛。相對「色情」,以「性向」定義的「同志」或許也是類似概念,由於無法在早期影像中看見同性相戀、同性做愛,觀眾/學者因此轉而尋覓這般在銀幕上的曖昧接觸,透過凝視觀賞,此舉產生了「同志電影」的閱讀可能。於是F$T1U(hpT&nLqH17lmW0LqMxmZ@_g$N4p7(CJQWYLi1DPMK=vM,《歡樂的兄弟》被認為是第一部同性戀電影。

相對德國柏林而言,美國同性戀社群文化發展較晚。大約要等到紐約、舊金山倆大城市興起。人們湧入城市s*O&@ewf754Poo(lv2aH6LVeYLIz_mYR30UZ20nIrSrcL+o6E(,同志有更多機會尋覓彼此,進而發展出Bar、Pub文化,才逐漸發展出同志社群文化。因此在電影誕生初期,是很難看出同志文化的,畢竟眾人躲避版權法案的訴訟逃往西部發展出「好萊塢」。相對次文化的同志社群,難以在影像中獲得一席之地。

此外,電影剛誕生的階段通常將同性戀作為笑料去阿諛。例如:《佛羅里達的魔力》(A Florida Enchantment, 1914)中,兩位男伴因為失去女舞伴,兩人被迫尷尬共舞;《礦工艾吉》(Algie,the Miner, 1912)中,一名陰性氣質的男人被手槍嚇到花容失色;《土包子》(The Soilers, 1923)中,兩名男性在地上面容猙獰打滾;《銀幕背後》(Behind the Screen, 1916)中,卓別林親吻一位男扮女裝的女性,一名壯漢目睹這幕,便故意做出5bhMg64gG48!9XTa4m73MmEoNEr@$cxCNMk(=Q3@GwXDc(@(MO娘娘腔姿態搖擺去嘲諷。


壯漢見到卓別林親吻女扮男裝者後戲弄嘲諷
《銀幕背後》(Behind the Screen, 1916)

文化研究學者理查戴爾(Richard Dyer)表示:「關於『我是誰』這一問題的想法,並非全然來自於本身,也部分來自於所處的文化之中。對於美國文化,電影又影響至bBkcD4Muq$)KGrr@qVqMDuf%k$=2kD4J&b-B3I+fai=k%Ir=fA深。所以我們從電影中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男人、一個女人、性傾向又是什麼。關於社會如何看待同性戀,電影確實提供了某種歷史。像《銀幕背後》展示了關於同性戀者的特定歧見,主流電影認為觀眾能夠理解這樣滑稽的娘娘腔搖擺是什麼意思。」

這樣述說或許很遙遠。在台灣長大的我們,從小看著第四台長大。香港電影在80、90年代大量剝削同志與愛滋,使得娘娘腔成為一種笑點。小時候的我們也許在耳濡目染下,形塑了「同志」與「愛滋」的刻板印象,認為那些香港電影中的同志是真實的同志樣貌。直到了ZfC#JDH^g@R7J@NzeIqlpAP6c()Lq2MNRO4q5jX6GS#@8-u7Vz《孽子》電影版的出現,台灣銀幕首次出現一部完整的男同志電影。後續更出現《藍色大門》、《十七歲的天空》、《盛夏光年》、《刺青》等電影,台灣的同志觀眾們,終於在銀幕找到了自己,尋覓到了歸屬。

我想起《盛夏光年》張孝全最後的台詞:「我真的太寂寞了。」

原來,我們不是孤獨的、不是寂寞的。影像中也有跟我們一樣的人。

延伸閱讀


與導演來場性愛,《G情實錄》鏡頭下的男男情慾


過年被親友逼問戀情好無奈?5部強片讓你成功出櫃好雞年!


GagaOOLala電影
《四人行不行》:兩段原本美好的戀情與友誼面臨瓦解危機


去看看拉拉朋友的近況-前往LalaTai


讓同志的生命故事感動你-酷兒線上影音平台GagaOOLala


任何合作提案、廣告刊登、贊助,請來信至 

資深行銷及業務經理 [email protected]  數位行銷及業務經理 [email protected]

你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