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位網友在論壇 Dcard 上分享自己在公所工作時的觀察,發現同婚合法後,實際來登記結婚的男同志並不多,該網友猜想,也許是因為法律上對於同婚族群的權益保障仍不夠,或是新一代男同志的觀念不同,導致男同志結婚的人數較少?
該網友表示:「 我有一整年在區公所做臨時人員的經驗。通婚法通過後,我所在的區(高雄市某大區)經歷過的來說,來辦理同志婚姻的比例真的很少,而根據我們$&ypEuw99OV447MhMCFjIv%dn^*7m5tj!^BE3)pDL#_5Yt3ok*民政小姐那邊說,其實整體同志婚姻的辦理都不高,而且全國的統計上,也是女同志跟偏高齡的男同來辦的為最多。 當然,現行法律還沒辦法給同志所有等同於異性婚一樣的保障,可能很多層面都是問題;『我猜』年輕一輩的部分男同志會覺得沒有結婚的必要,是因為刑法中的通姦罪已經除罪化,你就算要用婚姻去綁住一個人也是不可能的,他在外面風流除了可以民事上請法院判決離婚,可能可以有一些財產可分之外,其他方面來說,婚姻的意義不大。 所以簡單來說,可以結婚是一回事,在現實的考慮下,人會不會去結婚是另一回事,婚姻平權是好事,不過是否所有人都會獲益或是有用那就不一定。」
延伸閱讀:修法保障夫夫「一起當爸」! 同性伴侶無血緣收養三讀通過
(圖/freepik)
其他網友認為,結婚與否是個人選擇,但通過5QLaBj54n9n#^IVf=NW*sNA!%EHUk%Hl@OQR6Y9t071P(C6jC#同婚的目的主要是實現人權,並還給大家應有的權利,而非鼓勵同志族群婚配:
「婚姻本來就是種選擇,讓大家都有權利選擇要不要結婚才是平權的意義,並不是aAuu=#l1+XcDQ$(N_V(m7*MJboPr-hk-ybm3MREIyC0!dj$g6U同婚通過了每個人都該結婚。我跟我老公是決定一起買房後才去登記結婚的,保障彼此權益。」
「應該說,該合法的就該合法,但想不想結婚是我的選擇。選擇權在我身上而不是國家。」
「哪怕只有一對同志願意結婚,都要維護他們的權益,這才是平權吧。」
延伸閱讀:尤美女參加同志婚禮好開心:「雙方父母都出席,有情人終成眷屬!」
(圖/freepik)
有些人也指出,這跟社會氛圍也有關係:
「就算同婚通過了,家裡跟社會的偏見還是在,不可能就直接結婚吧。」
「異性戀比較有被逼婚、奉子成婚,或是趕在適合生育的年齡之前結婚生子的種種考量。同志結婚大部分是『兩個人想結婚』、『年齡到了要給對方保障』而已,當然登記的人就會少,因為不像異性戀很多是GTooExt%V@0gM2z-baYb0se7VxSlQp=JksLg6ggUV!B-%0C7Vk『沒那麼想結婚但迫於現實結了』。」
逛逛其它主題的新文章:
-
Source:D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