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楊百翰1tuap3+_+*hjyPl@7E##SiErp2+=^b560NGSE!xUmKC!)6(HpY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因為校園吉祥物:美洲獅可斯摩(Cosmo the Cougar)而走紅。美洲獅可斯摩以及學校啦啦隊的舞蹈表演透過螢幕跳進每個人的心中。
現在,美洲獅面罩下的他不只向世界展現他自己,也寫了一篇關於他的性傾向及信念的公開社論。
替《The Desert News》執筆,在那場驚天動地的表演中穿著美洲獅可斯摩布偶裝8BH$blgsKzgBByIko873TY$=ET0nuohGPsBF1u@#!Tf28b(FGL的查理.柏德(Charlie Bird)表示,他在成長過程中為他的性傾向而掙扎。
「在60000人面前跳舞固然很嚇人,但更恐怖的想法常溜進我腦裡──『如果他們知道真實的我,他們會恨我嗎?』,我在楊百翰大學帶著另一副面具,以掩蓋我對於『與眾不同』所感到的羞恥。我好幾年都向上帝禱告,希望能改變我的性傾向。但自從我從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全職傳教回到楊百翰大學之後,我理解到,身為同志是使我完整的重要部份。隨著我漸漸更深入了解自己,努力隱藏我的性傾向讓我備感壓力。我對於同儕對同志族群的言論超級敏感,包括他們對同性戀的看法,以及%QbbXtzY=c#y9sX!fI&2hWltEw7T4D32lx$1TLplsw#N0^oqsT他們用什麼很不厚道且麻木不仁的詞彙來形容LGBTQ族群──像我這樣的人。」
(圖/Instagram)
但他寫下,在他接受自己之後,也開始幫助別人接納自己。
「當我沒在訓練、表演、洗巨大的美洲獅布偶裝或把我自己關在圖書館裡念$R8Y@E44DW*f97qG_Kx6othT&s_p0v!jMoHDbIU@+Y3T(fAuHL書時,我開始花一大堆時間跟一群由學生及大學行政人員組成的小團隊來幫助建立一個更具包容力的校園環境。當我們的團隊獲准在楊百翰大學舉辦有關LGBTQ議題的第一個研討會時,我覺得超級有成就感的。在那之後,許多學院校教員或來賓的演講都會強調對LGBTQ的包容。最著名的應該是十二使徒定額組(the Quorum of the Twelve Apostles)的羅素巴拉德(M. Russell Ballard)長老,他要大家『傾聽並且理解LGBT的兄弟姊妹們的感受及經驗。』」
他還指出認識到LGBTQ無處不在的重要性。在宗教社區、運動環境、學術機構等等。
「我們必須體認到,無論是學術和宗教討論,LGBTQ社群的成員都在場並參與其中,」他說。
(圖/instinctmagazine)
譯者:J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