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陣子就會出現挑戰傳統、挑起爭議的廣告,越來越多廣告創作者喜歡在廣告中批判霸凌、恐同、性別歧視與刻板印象。這些廣告公司不只是在討好同志而已,他們也是藉此站穩立場、正面批評、促進民眾對話。以下七則廣告,是這些年GiYm28hqEfDK1&Mb76cszf!R(!K^K(9UYO7Ac(4Ko!f45m@Giw最優秀的幾則廣告:
1. 吉列
P&G推出的最新吉列線上廣告譴KAal=jPK36^2TwTShHWm^0Qqtd-iSv$eG+f9UxY#bHHTLGdfgF責霸凌與性別歧視,挑戰了吉列著名的slogan「男人最好的樣子(The best a man can get)」。
在廣告中出現了哭泣的小男孩,在他身旁的簡訊對話氣球框框,寫有「娘娘腔」和其他霸凌言語。
「這個現象已經持續太久了。」旁白說道。
同樣出現在廣告中的還有身為前國家美式足球聯盟選手、影集《荒唐分局》演員,也是性侵被害人的泰瑞克魯斯(Terry Crews)。「男人必須督促其他男人o7P^ZNjqiK&QtuIx4rW(0C**gF!%$-()BiQ_x++^k1zm6+##Nt扛起改變的責任。」他說。廣告以這段評語作結:「今天在旁觀察的男孩,會成為明天的男人。」
可想而知,廣告引發了一波抨擊吉列的行動,但從後續民調看來,觀眾對廣告的反應,大致上似乎是正面的(想必吉列在釋出廣告前,已經先藉由內部調查預測出此結果了)。
2. AXE(聯合利華)
吉列並不是第一個遙望陽剛特質未來演變的男士個人護理品m=)fz%igT+Qg@WcEy&Wj8gMXYxx3S#TyMd4QYjHaz7ePn1)VbH牌。聯合利華的AXE就曾突破以往的品牌行銷策略,推出「找到你的魅力」(Find Your Magic)廣告,該廣告曾在2016年超級盃美式足球賽休息時間播放,它捍衛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特質,甚至拍了個變裝派對的片段力挺多元性別氣質。
一年後,AXE於新廣告中再加碼,直接問觀眾:「男孩子能不能試試跟其他男孩子在一起呢?」、「能不能當被抱睡的TSuJ-^mmBQr+zVx%(WrI3ink5JPk9tVRzW&LQ!i+9-kHUh2iEV那一方?」、「能不能穿粉紅色的衣服?」
3. 麥當勞
這邊要介紹的是經典的本土廣告。2016年,麥當勞推出手作咖啡專櫃,順勢在外帶杯上設計一個留白的對話氣球框框,讓買咖啡的客人能在其上自由寫字;為了推廣這個設計,麥當勞推出一系列廣告,其中包含挺同的「接納篇」廣告。廣告中的兒子在紙杯上寫「我喜歡男生」再遞給父親,而父親面對兒子的出櫃,竟也提筆在杯上補I-Z@ez7BjOh&=t6axbj)XNVQAPXHyXUP1MHaprkuNm(7GSUcgP了三個字,把原本的文句變成「我『接受你』喜歡男生」,表達對兒子的包容。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社工主任鄭智偉表示,不少同志朋友看了廣告,高興得想「怒吃麥當勞一星期」。但護家盟卻痛批麥當勞鼓吹同性戀,應該群起抵制,連z13o#IsRE$%iVp0OB71KV3OP5=Tb*HZ*Uv)3c1jw=WAI(#C=)r去麥當勞借廁所都感覺被「污染」。
4. 百事可樂
這則2005年廣告翻轉了刻板形象,hxHOdzje%vs+!C8YxM)EMy%F)MnNaq%=ZT7o+)IadX1@F$ETj*讓女人跟男同志——包括超級名模辛蒂克勞馥(Cindy Crawford)和《酷男的異想世界》(Queer Eye)帥哥主持人卡森克萊斯利(Carson Kressley)——反過來色瞇瞇地凝視喝著百事可樂的天菜帥哥。這則廣告也曾安插在超級盃電視轉播之中。
5. 可口可樂
2017年,可口可樂也把男同志角色安插在一則幽默的廣告中。「泳池男孩」(Poolboy)廣告描述一位穿著卡其工作服的性感男清潔工Ro!vKIKqQslLI2MxyN%9fi=4-K^+us1dnJxXJjr!ggn1#HP3CQ正在幫某戶人家清理游泳池,因為天氣太熱了,他不得不把工作服扣子都解開,大汗淋漓的美麗軀幹一覽無遺。屋裡的一對兄妹(或姐弟)看得心猿意馬,爭先恐後地搶著把可樂遞給清潔工消暑,卻沒想到薑是老的辣,媽媽搶先他們一步。
這並不是可口可樂第一次在廣告裡拍同志,2014年超級盃播過的廣告「美麗美國」(AmenMbp3SLxwsVX&ufP-6Yk(!@jPSCQcJib3uJll%-l_0tmYszHd&rica the Beautiful)中,就出現了兩位同性的家長。
6. NIKE
NIKE這則深具突破性且鼓舞人心的1995年廣告不談yvZ_HAkE@TEq$00*(0#O*5DOX*#Xp_NXrfQEB$lAmHfX+ME9am男同志,但無畏地談HIV。廣告在運動員Ric Munoz奔跑的畫面之間安插幾次字卡,依序寫著「Ric Munoz,來自洛杉磯」、「每週跑八十英里」、「每年跑十次馬拉松」,然後才亮出「HIV陽性」,最後以NIKE經典slogan「JUST DO IT」作結。這則廣告挑戰了大眾對HIV病毒的污名印象。
7. IKEA
向來同志友善的IKEA,在2018年推出廣告「愛情第二面[WRATH:憤怒]」,以一對小鮮肉gay couple閃瞎網友眼球。影片在昏暗的IKEA賣場#GLsXXZ7Bd+nE0&%^2bVqqCrbDRM@^b0j-RasnMwF+Csg^4ct*拍攝,開場就見兩位男主角大吵,原本不歡而散,但在賣場繞了一圈又碰在一起,其中一位男孩以一句「走,你還能走去哪?」霸氣挽回對方的心,影片結尾更補上「愛情是,永遠有和好的捷徑」、「來約會吧!」等文字,明示兩人關係。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額外回顧2013年IKEA另一齣腐味十足的詼諧廣告——「YY-U!vLT*(mrXTIL%oCQ-*EKpKo+Mk_Y2Ehkv@*DpIr^c6oa2l承認吧,你就是比較喜歡新的」。該廣告把即將被丟棄的沙發擬人化為鬍渣暖男,沙發的男主人與舊沙發話別後,隨即上樓擁抱穿著鮮豔襯衫的「帥氣新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