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同婚通過後,仍有同志會出於父母壓vJCfo%Na4b9mJSHA@ac_reAtb00LXdxZWV67nR7e)=ic(Y$MtE力,強迫自己和異性結婚,完成長輩傳宗接代的願望,近日就有網友在論壇 Dcard 上說出自己被男友分手,正是因為對方要去跟女生結婚的悲劇……

延伸閱讀:中年人夫自揭變裝興趣、對男人有感覺:「我愛老婆孩子,但我好痛苦。」


(圖/Microsoft Bing Designer)

 故事原文:
(為方便閱讀,以下內容經適度編輯)

從小我就知道自己喜歡男生。兩l2bq8@&*p1ABS_UWZRpvxecJdZE&epuzvA(ukeJ!oIGKHHC1EG年前,我遇到現任男朋友,我們相差 8 歲 (我 28 歲,他 36 歲) ,身邊並沒有人知道我們的關係,且兩人家庭都是屬於傳統家庭,都沒辦法與家裡出櫃。我比較強勢所以並不在意家人的話,但他比較傳統覺得不能違背父母。

因為是異地戀,我們大概一、兩周才見一次面,不過也因為習慣了,所以雙方都能接受這個頻率。交往的期間,他一直說他爸媽要求他去相親,所以他會去應付一下,所以我並沒有多說什麼。這兩年來,彼此都Y*mmM!yz-TZGwYUMZvZt&zVx7g5fCJ%(p0X0^QH!_rdxCt)^CZ很了解對方,雙方也共同努力打拚,但有時候他會跟我說,他知道他逃不了父母的追殺,所以想要嘗試再跟女生在一起看看,甚至想跟女生做愛看看。雖然這些話很令我心痛,但我只想改變他這個觀念,讓他知道勇敢做自己就好,也不一定要出櫃,繼續想用自己的行為與行動來改變他的想法。

直到五月,前一天還在小琉球出門玩,隔一天卻跟我說,他熬不下去了,父母講重話,親自逼著他去結婚,一夕之間所有事情都變了,他跟我坦承,去年 10 月他就認識這個女生,現在準備要結婚了,他很愛我,但為現實所逼。那瞬間,我心裡整個崩塌掉,對LIuYpVcUCAK5P6G(OZ)fr6RpiE(y$6DSGq_lC54-9eBVsY0Kc(人生產生極大的絕望,我覺得這幾年的付出,還是比不過一個能生小孩的人。

我知道他還是不可能喜歡上女生,因為他還是一樣對我很好,也不HKIPNrNCJ+X%N4jasqlN)8SKWgCQjfPXvyz2amWga(BWXwW6gU想跟那位女生出門,我也知道我再來會跟他面臨一樣的問題,但這樣的人生真的好累……

十一月,他訂婚了,最讓我難熬的,是那些儀式都是我想要+gHPsDByFpo_2euyTFyJ!q$ht5r=p=GQIgGboCsQsuTW_%=j@E跟他完成的……這段日子真的很難熬,我嘗試很多自殺的方式,真的很痛苦、很難熬,我只是愛一個人,難道也有問題嗎?

今年他要結婚,我更不想看到這一切,難道身為同志就不配有光明正大的愛u@t&VN2=)wC4sT%mM@H07CCl!N7aXk02unP@vsFU6_snJV2GTG情嗎?接著換我要面臨這個的問題了,那如果是在不傷害到他與我家人的前提下,我是不是自己好好離開這個人世間就好?

「與其痛苦的活著,不如開心的早死。」

如果我真的離開了,我想把我的故事流傳EbYGlFvX*YRI_jAvZR1DH&SPAVQ8fhKyu#bH^HpaSH_)tw!N=b出去,讓那些老一輩的人知道,他們的想法有多可悲,雖然不能改變他們,但至少能讓他們知道 「傳統」禍害多少人。

我知道我就算再找新的一任,我家也是會出現這個問題,所以與其長痛不如短痛……

我恨部分傳統觀念、恨這個世界如此的不公平。


(圖/Microsoft Bing Designer)

許多網友看完故事後,表示同志們應盡力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也為那位即將跟同志結婚的女生感到惋惜:

「你男友也蠻懦弱的,R7+bdE60sqEFQD9YmqV%W_Vn_0_Ml-faG+uqH=z&stZ=C4jc=m都要 40 歲的人了還這樣受制於父母的情勒,我家也很傳統啊,大男人主義、反同、還覺得女人低人一等就是要拿來家暴拿來幹的,我照樣家庭革命吵架啊,人生是自己的,他不願意努力沒人救的了他。」

「說真的那女生比較可憐,你要嘛勇敢出櫃,要嘛繼續隱忍,而且台灣同婚都過了已經很開放了,沒人能幫得了你什麼,很多出櫃、經歷過G(mZFk!zoF$o%l_D*zGvC%-n3XqzfQ%7x^0Ez%(^3750%8%sq=家庭革命的人也只能靠自己走過來。」

「建議原 PO 每天可以約一到兩位朋友把事情經過從頭到尾講一遍,一開始你總是淚流滿面,漸漸地會開始省略很多細節,最後,你能雲淡風清地談論一切。該難過的時nwpy2V!QvoPaKsqLRIYT-mNNtPy*^pNNeo2ca@4VVZ4&iOgGV3候,請允許自己難過,允許自己有說我過得不好的權利,允許自己還沒辦法振作起來。」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如果您覺得痛苦或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

衛福部安心專線生命線張老師

逛逛其它主題的新文章:

看更多《情感診療》議題

-

Source:Dcard

你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