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同志hFH+w!DfAGH6o$eM(eDGtP_5jOUOf_-o1pcwK65eAEr#W&9_R^專法即將於今年5月24日通過,這條走了許久的婚姻平權之路總算有了結局。然而,有一群同志伴侶卻無法歡慶這個好消息,因為身為跨國同志情侶的他們,將無法通過現行草案結婚。
由於台灣「涉外民事適用法」第46條陳述「婚姻之成立,依各該當事人之本國法」,意指婚姻需符合同志伴侶雙方本國法的婚姻要件。因為p@Y8CYl42EfPjfC^55T(&d@(CuIYXX=iWAa81yzL+H4&rmif#G這條法律,只有國籍為現有26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的同志才可以跟台灣伴侶結婚。
另中國的同志也能與台灣人成婚,因為台灣與中國的婚姻關係適用《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依其第53條「夫妻之一方為臺灣地區人民,一方為大陸地區人民者,其結婚或離婚之效力,依臺灣地區之法律。」只需符合台灣法律即可承認婚姻(見許秀雯律師說法)。其餘的大多數跨國同志伴侶,都會被排除在台灣的同志婚姻之外。
為了向政府請願,跨國男同志情侶阿古和信奇,與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合作,正在蒐集跨國同志伴侶的故事和聲音,聚集聲量,改變修法。(延伸閱讀:幸福的男同志愛情故事:穿越海峽,就是要到台灣跟你一起生活)
阿古(左)和信奇(右)
(圖/部長與部長的部屋)
如果我們可以有選擇,想要歲月靜好地活著
阿古是澳門人,他跟台灣人信奇正在交往,交往期間充滿一通通沒有溫+CVHMlC6RZ-G+#r*oQUIioPeYq&fo6hJ*GV%KU#0&03a0E%V*f度的Skype通話,對著螢幕說的一句句「晚安」和「我愛你」,蒐集到像撲克牌一樣多的一張張兩地往返機票。這樣難熬的日子經過一年多,兩人終於忍不住,想要一起同居成家。
%N5nl$L^7IOcF6Cpwz8Th8lrz1-dxz0bzXmoqyHs!s*SLbcwPw阿古和信奇都努力在雙方的國家找工作,阿古表示他在鮮少聘用外國人的台灣臨床心理界尋不得門路,信奇則因為語言不通,在澳門投了百封求職信後也苦無回音。最後阿古決定放棄澳門的家人與高薪工作,到台灣與信奇定居創業。
阿古(左)與信奇(右)
(圖/部長與部長的部屋)
兩人在創業之後,困難不斷,但是阿古和信奇努力不懈,不願中途放棄,因為「成家」的夢想支撐著他們。然而現今,台灣好不容易即將通過同志婚姻,但是兩人卻不能結婚(註)。有許多像是他們的跨國伴侶,同樣面對不能被台灣法律承認伴侶關係的可能,因此阿古和信奇決定發起「跨國同志伴cvBAkCMP-DIq(XiqULj9g*D0mg(3QG#kc7#&oRXbV4O5Bz&UgR侶大合照」計畫,徵求跨國同志伴侶的照片和故事,用愛感動社會與政府。
由一群跨國同志伴侶和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創立的「跨國同志伴侶大合照」,正在收集跨國同志伴侶的大合照,為的是未來的社會倡議以及立法遊說。「每一張照片代表一個家庭,代表一個不想被拆散的心願。照片呈現就如同上方照片,讓我們一起把每一張照片越變越小,代表我們的力量越來越大。」此外,他們也徵求跨國同志伴侶的故事,例如不能結婚的困境為何、不能結婚的感受是什麼、對台灣政府有什麼話想說等,@5$Bj_OG=jKy1!#eWw%bcxRPYjH(su_UR(w*-DH@KfOr7v1s9e希望藉此能讓更多人理解跨國同志伴侶的處境。
你eo#IX2^jiI2i$2vzUBFj_(@+twTwiP!#mG8k7kCurdqD-3sJ@P和你的伴侶是跨國同志伴侶嗎?或者你有認識這樣的朋友,歡迎點擊下面的網址,為台灣的跨國同志伴侶盡一份心力!
註:澳門人適用《香港澳門關係條例 》,第38條提及「民事事件,涉及香港或澳門者,類推適用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也就是指身為澳門人的阿古,還是適用於「涉外民事適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