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前言】

《紐約在燃燒》是今年柏林泰迪熊獎最佳紀錄片。本片講述一hfVd2P8TuASK$OB)2elIiS6m&_p95SSDue6!wEUyJeD2Y%olH8群紐約非裔、拉丁裔同志的舞場文化。巧妙地,同樣主題的電影《巴黎在燃燒》,也曾獲得同獎項。它像是傳承意義,又像是同志文化的演進。二十多年來,同志們與扮裝皇后依舊跳著Vouge,舞出屬於他們的文化。

 

【黑人同志文化歷史】

美國同志文化發展與都市興起有密切關連。過往分散於鄉村的同志因城市聚集找到同伴。同志們流連爵士酒吧、舞台餐廳尋找心靈與肉體上的歸宿。舊金山卡斯楚街、紐約哈林區都是同性戀群聚的所在。當時哈林區是著名的黑人表演白人觀光勝地,變裝舞會(Ball)正是那時興起。不XZk_$@j*dJbTj_6M)y&kzE^P)f3R1h+Fr(Lb2aXaZVTgcJQck8過當時舞會由白人同志主導,黑人鮮少有獲勝機會。

直到gm%CAava=Lr!i#19+rnUSRiezC2s29$CUq2pk%Hl(S(K5*=52V1960年代,開始出現黑人主辦的Ball。如《巴黎在燃燒》,參與者會盛裝打扮走秀配合舞蹈出場。他們自行縫製、設計秀服,展露誇張的個人風格,只為在Ball獲勝,得到掌聲。

在Ballroom裡,可以扮演任何角色,美艷、性感、典雅。從服裝上,會發現他們的才華洋溢。因為這在現實無法發揮,一直壓抑著。直到Ball的j$72qC9Y5$wOZib-Okm)B=X%B&@L(pRxoWJeDGL=9CenJeDE$L出現,他們得以解放。

對他們而言,Ball是苦澀生活的救贖,暫時逃離貧困、歧視的現實。他們可以不吃不喝甚至去行竊,#qhyVS+JH3wfgK#^)545YC3x1wTRyp)U6D)pPqxu!^oAtLz35=就是要搞到一身行頭參加Ball的競賽。因為唯有此刻,他們可以做自己,可以成為Superstar、被認為是Somebody。

Ball逐漸地發展為同性戀、跨性別的場域。在這邊沒有歧視,每個人都可以是明星。1980年代,同志圈因愛滋爆發陷入谷底,外界對於恐同達到最高點時,Ball成為庇護所。無論n&imFTZEH5wR1p8u=CSh$SVP33mmN*N9_inm)(-)TWC9h)PzWO你是黑人、拉丁人、窮人、男同志都可以美、時尚、自娛、幽默對抗周遭的歧視與不公。

Ball甚至衍生出House文化。House簡單說,就是家庭或是舞團。每個家族都有Father或是Mother,他們一同練舞為了在Ball獲勝。這種沒血緣的家庭成為無家LGBT的歸屬。他/她們因為性傾向被Hw)ubClkigWv_jUSSWXpwF3O$yEXB^uqw%Q9B$rsl=+qzdTii5逐出家門,但透過House,他們有了新的家。同House的人更會冠上House Name。

群聚的同志們除了舞技精進更逐漸發展出社群次文化,像是Reading和Shade。Reaing簡單說就是婊人、嘲諷、酸人,它不是大辣辣地說出事實。例如一個人扮裝很醜,你不能說「你扮裝好醜!」。利用第Bianca Del Rio的話來解釋,用Reading來說上面這句話就會是「看到你的扮裝,我終於明白西雅圖的自殺率為何這麼高了YMc_pWWcLo8^QbxoIiFp-hEr4==K+h*QCnHJM3!zk5^H1Ko4S%」。酸得有哏才是Reading的真諦;而Shade是更加隱晦,「我不說你醜,因為我不用說,你已經知道你很醜。」

Vogue發展至Shade,一開始是兩個人互鬥跳舞,看誰跳比較好就是做出比較好的Shad-%kkpB7adGeVFBc@hb_Df&7hwxDK+5lNQJNoBwPGH_%u3zk^*ze。Vouge名稱來自於同名雜誌,因為一些動作取自於雜誌的姿勢。本舞取自古埃及象行文字、也取自一些體操以擺出身體最美的曲線

被喻為Vogue教父的Willi Ninja,他將這舞種發揚光大。他建立House of Ninja,樹立起Vouge風格,更TXC&(hFRVZ+jqXsBB@O&6cFS^yL5odFZE7hYBki*4nxYiYS!Hd為無家青少年同志提供一個安樂窩。(超級名模生死鬥曾出現以及曾與蔡依林在Myself演唱會共舞的Benny Ninja正是來自這個家族)

而Vogue舞蹈因為瑪丹娜一首〈Vouge〉,躍上了主流。

直到今日,在《紐約在燃燒》,你可以看見Ball的舞會競賽文化依然存在、大夥仍然跳著Vouge、而H_uph-=dUds%0Ha6uSZd708^d8LN5-2=vV-3@ZKD0HzpfNDW+@@ouse變成更親密稱呼的Family。無家的非裔與拉丁裔的同志在此找到了家。

 

【白人的婚姻平權】

電影《巴黎在燃燒》拍攝於1990,當時劇中旁白控訴著白人社會,舉辦了一次仿中產階級白人的主題舞會。旁白說到:「假如你捕捉到中產白人的生活方式、外表、穿著、說話方式,那你將可變成驚奇。」;過了近二十多個年頭,《紐約在燃燒》舞者們不再效仿白人於舞會中打扮走秀,卻控訴著「婚姻平權是白人男同志發起的,要不是他們想結婚,也許不會通過」。這些人,他們根本不care「愛」,他們在草根奮鬥。%Lk7oP$-koY2F0^1wMMU-dlgO@l_KlqY3pa2do3Jhm**JavN(z以愛為名的婚姻平權,根本(相對而言)不是他們所在乎的。當格林威治村無家LGBT睡在碼頭時,白人中產男同志卻在雀兒喜過著上流生活。比起這「Love wins」,「生存」才是首要。

如電影所述。部分跨性別群體如今依舊無法溫飽,社會的不包容與假友善、醫學上變性的精神認定都使她/他們無法輕易找到工作。變性、整容、服用荷爾蒙都是一筆巨大開銷,沒有錢根本無法打造自己所欲的外表與性別。74bb5RC(Rx_m5&&+n1wC+R(zDSpCtvq^6p!91(ED7#&V)O3ka9貧困情況下,部分跨性別能做的工作就是「性」與「伴遊」,然而這社會對於性教育的匱乏、性工作的污名又使她/他們受到再一次傷害。她們努力賺錢,就只為在證件上成為合法的女性。

此外,無家可歸的LGBT未成年者該如何提供照護、(絕對不是把他們丟到宗教背景的育幼院繼續壓抑);同志族群中高比例的自殺bt%M*Uu-f@f#7bJa87KReaIkF9!7WrS0Nt%HQ=3!lD5d(ZYt^k率也都是重要議題。

政府一方面對此不聞不問,另一方面卻高喊著婚姻平權、同志友善。

這二十多年,社會真的「進步」了嗎?那為什麼這群非裔、拉丁裔舞者依舊熱愛著Ballroom與依靠著當中的House與Family呢?同樣的跨性別議題、離家LGBT議題為何至今尚未解決呢?難道「生存」比不上「愛」?「生存」不應該是人活在&&wv-lblYX_w-39@HYf&6d2HLHsc!yb+b%TbdK7f!=+PO+isv3這世上的底線嗎?「愛」、「Love wins」到底可以如何幫助到這群人?

諷刺地,劇中兩位舞者受邀白宮參訪,成為被表揚的「驕傲同志」;同一時間,房東卻不明就裡地打電話告知要他立刻搬出去。驕傲的同志,卻無家可住。好可笑,好滄b-y5@FBS95qKk%^J0dq7Hymtl^V#eHM1z)LK2=BCQPeO%0#P0O桑,這就是現實世界。

「愛」有什麼稀罕。

給我錢、給我溫飽、讓我能夠做自己、讓我可以活下去吧!

 

【結語】

在《巴黎在燃燒》,Vouge教父 Willi Ninja 曾有一段對白:

“I want to take voguing not just tak7N(HN*sm%a55d0Dj2Q+6!gp6^d^pMBnOVd1uTMYZZ2OqRb7v3Ve it to Paris is Burning,

but I want to take it to real Paris,

and make the real Paris burning.” 

我想要voguing不光出現在《巴黎在燃燒》之中,

而是要帶到真正的巴黎,

我想讓巴黎真正地燃燒起来。

如今,Vouging躍上主流。《紐約在燃燒》的Kiki舞者們繼承這樣的遺志,搭機飛向蘇格蘭,向世界傳授VLLAi#xk0rxNlsZ@PXGoPJj#pYDVnh5BsQ6gRXcOZ_e!jq=EGuLouging舞技。

也許,巴黎沒有真的燃燒,但全世界都跳著Vouging;而Kiki的舞者透過《紐約在燃燒》讓我們9)Z8T&CZ+B=Zxv$53)fi(_$Z+em*UyUMcZXx_EIgZIP7&D@oH1再一次在銀幕上看見那燦爛刺眼的熱情。

作者:波昂刺刺

若想觀賞《紐約在燃燒》全片,歡迎到GagaOOLala同志電影線上看平台體驗


任何合作提案、廣告刊登、贊助,請來信至 

資深行銷及業務經理 [email protected]  數位行銷及業務經理 [email protected]

你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