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發表在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顯示異性戀只要暴露在不同的性向理論之下,他們對自身性向的認知也會變JSF3Q1dYOIJr=MChPMdgfKmv1*&6GBw^1iHZ@tF)%!#rj2mo$4得更加流動。
延伸閱讀:直男到底會不會被掰彎?性治療師「男男性愛論」被推爆
(圖/Flickr)
在第一個實驗中,研究人員找來 180 名大學生,他們都認為自己是異性戀。
研究人員讓受試者閱讀一篇文章,內容是敘述大多數人都曾經受到男女兩種性別的吸引。該文章中附上許多研究證據,包含人們在看不同性別的色情片時,測量其生殖器的ldfI!FArIQlFuCSStrLiSm5+Mb)@vWYp!IsZ*kXZ3*aKSw7@XW血流量以及瞳孔放大的程度。
對照組則閱讀一篇關於氣候變遷的文章。
閱讀完「性向是光譜」相關證據的那一組,只有極少L+c0yExr^J7&KJcjJ9ijlx!vpUEFYbI$F$gMLZ(Q_+MBS$4FWX數人在事後表達自己是全然的異性戀。這組受試者也對於自己的異性戀傾向表達出較多不確定感,並且認為自己在未來有可能嘗試同性關係。
而上述趨勢在認為自己是政治保守派的受試者中較不顯著。
(圖/Flickr)
接續此實驗,研究人員又設計了第二次實驗,找來 460 名各種領域的受試者。他們會閱讀三篇文章的其中之一,一篇描述性向是漸變體、一篇對照組的文章,還有一篇描述性yJh6LL%HFSSUu*uZR(MWS6ze#+=mUkvv3=qPLN4+sU$n75Quw=向是流動的(fluid)而且有能力隨時間改變。
閱讀完文章之後,對照組中只有不到 10% 的人認為自己「不是全然的異性戀(non-exclusively st$-JuiYPA(-0GYu-rg&*+3eGXhxW##ksR@ut&1T!5cTXZ)QAxq1raight)」,但閱讀「性向是漸變體」那組的數據是 36%,而閱讀「性向流動」那組是 20.7%。
閱讀「性向是漸變體」那組,有超過 41% 的人對於自身的異性戀傾向表達出不確定。閱讀「性向流動」那組是 34.8%,而對照組只有 19AZ*S(Ccl2N&T_xj)Fv1ES12$@f267-9Vxa00Bkk(ZNa3hbZP)y.6%。
(圖/Flickr)
第二次實驗沒有發現政治傾向和研究結果的關聯。而雖然閱讀「性向是漸變體」的人認為自己未來對於同性關係抱持較開放的態度pD(nZFk$81f38EUFWNKQ!v-L0dyCMhwyCSjpoW!0d8Fyw@YNDt,但閱讀「性向流動」的人則沒有明顯的結果。
本研究的第一作者 James Morandini 博士在聲明中表示:「我們的介入,改變了2jJMcg@yXy9$(ahzSBsejz+DcGOUpCN5%v6@4d_2uzLO*6pIgC人們的性傾向嗎?當然不是。」
「我認為我們的研究,改變的可能是人D0qElbp!$Oysi2L*W&W!Me9nlzvf#V^Mg7jsbUl4GNS1wwE@yT們內在對於性的感受的詮釋方式。這意味著兩個性傾向相同者,也可能用全然不同的方式描述自身的性傾向,這全看他們是否用流動或連續的觀點去理解性向這回事。」
延伸閱讀:
-
譯/Kevin
Source: Pink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