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爸媽的一百種方式》新書分享:我家一定要有爸爸媽媽?多元家庭與親職實作 《做爸媽的一百種方式》新書分享 講者/曾嬿融、周雅淳、梁莉芳 講題/【我家一定要有爸爸媽媽?多元家庭與親職實作】 時間/7月9日(日) 14:00-16:00 報名/ https://goo.gl/forms/c5afGq6OFwzhvwWt2 費用/100元 (全額可抵用購書或其他消費) ※內容簡介 打破完美媽媽爸爸的迷思,...
【彩虹聊天室】不知道怎麼教小孩?那就讓小孩來教你吧~ 【彩虹聊天室】不知道怎麼教小孩嗎?那就讓小孩來教你吧~ 「孩好書屋」的聊天室開張後,我們就自願報名當話匣子,所以我們就擔綱了第二場喔 ? 孩好書屋:特別的是,繼討論《擇愛成家》紀錄片後,延續著同志家庭的主題,這次是由在同志家庭中成長的小姐姐(排行老大)要來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成長經驗耶~ 以下是她自己寫的一小段話,歡迎大家6/24(六)下午4:...
【談性說書:《護家盟不萌》讀書分享會】 題目: 談性說書:《護家盟不萌》讀書分享會 時間:6/30 (五) 晚上 7點 地點:三餘書店 3樓 主辦單位:性別公民陣線 「同性婚姻是人權嗎?」、「同性婚姻會破壞家庭價值嗎?」、「如果婚姻平權通過了,是不是就有近親婚姻、人獸婚姻?」 面對眾多反對的言論,作者朱家安透過《護家盟不萌》一書,闡述自己對於反方論點的想法,也提供讀者在面對這些議題時,...
【日子還是得過】靈魂裝錯了,日子該怎麼過《當他們認真編織時》 第四屆電影節【日子還是得過】 #第二日 #性別 #家庭 #當他們認真編織時 #靈魂裝錯了 ,日子該怎麼過? ・放映:《當他們認真編織時》 ・時間:5/31(三) 18:00入座等候 18:30要過日子 ・地點:政治大學 羅馬廣場 (*遇雨改至 綜院114教室/ 四樓#費拉沙發) ・報名網址: goo.gl/wciVDu...
我是同志!我有小孩!同志家庭現身講座 【在制度中看不見的同志家庭,其實就在你我身邊】 在社會上許多同志想要成家,即便在沒有法律的保障下,仍然勇敢選擇成家。 以自己的生命抵抗體制的不公,讓自己對家的渴望,超越社會的汙名與歧視! 但是,如果當同志家長們面對生活當中的歧視,又該如何調整心態呢? 該如何透過日常生活來實踐「擇愛成家」的可能性? 不要害怕,讓已經成家的家長們,分享自身的經驗,...
跨界影展 5/19-5/25@新竹影像博物館 GaGaLand拉拉戀 影展簡介: 或許是妳,或許是你,也或許是TA 我們,都曾經這麼想過 如果只要唸個咒語願望就能實現的話該有多好 GaGaLand拉拉戀,我們想為每個性少數許願 比天地還大的是人的願力,我何其有幸能沒有煩惱長大 也許有些人希望天地能容許他們的GaGa Land 或是被大家祝福的拉拉戀 更遑論那些細碎卻堅強發亮的性別光譜...
男同志鮮肉游泳員回想當時用簡訊悄悄向彼此出櫃:我是同性戀,你不是嗎? GagaTai為響應國際同志驕傲月,在六月推出「 The Power of Love:愛的故事 」專題。我們分成「表白故事」、「愛情長跑」、「出櫃故事」三個單元,告訴你圍繞在同志各種不一樣的愛。而也就是這些愛,支持同志驕傲做自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對游泳好夥伴的出櫃故事。 運動體壇向來有性別沈默世界之感,在過往崇尚陽剛傾向的體壇世界裡,...
我是同志!我有小孩!同志家庭現身講座 【在制度中看不見的同志家庭,其實就在你我身邊】 在社會上許多同志想要成家,即便在沒有法律的保障下,仍然勇敢選擇成家。 以自己的生命抵抗體制的不公,讓自己對家的渴望,超越社會的汙名與歧視! 但是,如果當同志家長們面對生活當中的歧視,又該如何調整心態呢? 該如何透過日常生活來實踐「擇愛成家」的可能性? 不要害怕,讓已經成家的家長們,分享自身的經驗,...
擇愛成家-同志收養座談會 俗話說「生的請一邊,養的恩情大過天」代表了台灣社會對於收養一直存在著感恩與支持的態度,而隨著婚姻平權議題日漸被重視,「同志收養」這件事也開始被關注與討論。我們聽過許多同志朋友在未來人生想像中會有「生養子女」的選項,無論是單身或有伴的同志,然而,大多數的同志朋友卻對台灣目前現行的收養法規與流程一知半解,而阻擋了同志成為父母的機會。...
2017高師大性別週─【玩酷性別新視野】 ※講座與電影系列活動 報名網址: http://ppt.cc/MMcDH ※扮裝戲劇工作坊 報名網址: http://ppt.cc/lTirY ——— 「生活無處不性別。」性別身份是我們每個人都具備的,換句話說性別帶來的影響自然也會作用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而性別議題也總是以非常生活化的方式,體現在我們的日常。因此,本次性別週【玩酷性別新視野】...
台灣酷兒影像創作者的《日常對話》座談 台灣酷兒影像創作者的《日常對話》座談 黃惠偵 X 陳俊志 X 周美玲 本次座談邀請到三位對酷兒影像創作各有心得之導演,在影廳之外與觀眾們進行一場難得的「日常對話」。 《日常對話》 橫跨18年的私密影像家書 所有台灣孩子都該練習的說愛習作 「家人間的愛,細膩的流瀉在對話間的空氣中。」 身為紀錄片導演,拍攝看似平常的日常對話,...
《先要罷家,才能做人》:同志PK家庭 地點:社科院(中山大學校內)3001 課名:通識教育「女性主義思潮」 老師:中山大學社會系陳美華老師 講者: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紀大偉 講題:《先要罷家,才能做人》:同志PK家庭 請先閱讀《同志文學史》裡頭,《罷家做人》這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