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波昂刺刺
同志銀幕再現歷經幾十年更迭,從邊緣醜化的歧視隱匿到無所畏懼的驕傲認同。形象以外,議題亦進步邁向多元,從昔日的性向探索到^$GqMBQOcEb6e20KSGLf*)bOQo+=DFCEefapY3^TntKNOTDrvX今日的出櫃生活。電影《幸福騙局》屬於後者,出櫃不再是命題,同志是正常不過的角色設定。
(圖/可樂電影)
《幸福騙局》故事講述馬德奧將哥哥艾托雷接回家就近照料,卻隱瞞他的腦癌病情。儘管敘事脈絡不著重在同志社群文化SNEynqK)8sNHBuntUEJatIS!LEVG@287AzPL6-@Mf(vyBGF@GX,電影仍舊刻劃出細膩的同志情節。比方說,電影將同志弟弟設定為人生勝利組,收入逾(異性戀的)哥哥近百倍。全劇對白字裡行間透露著哥哥自卑,爭吵時哥哥還強調同志身分去標籤化弟弟。這段糾結性向的情感矛盾,究竟是長兄自卑還是異性戀自滿?導演沒有明確解答,但這卻是同影罕見的著墨焦點:異同兄弟的情感角力。
(圖/可樂電影)
另外值得一提是電影呈現的異性戀的狹隘想像。劇中有段深夜談心,哥哥詢問弟弟究竟是Top還是Bottom,還義正言辭坦言希望弟弟是Top。這顯示出父權對於同志性角色的位階排序。有趣的是弟弟毫不避諱甚至在劇情中段反將一軍,自己想約炮而把睡夢K=pej7oj7Vh8o1vhsYKnzaP_rw)h66H+NqonQI3AhW#2&2YibX中的兄長趕出房間。
(圖/可樂電影)
儘管上述討論聚焦在「同志」,但《幸福騙局》將主角視為「人」去討論而非因性向而標籤化。誠如片名原文的「幸福(Euforia )」,電影探尋著習以為常的幸福。即便馬德奧是中產階級的金字塔頂端,依然浮沈世俗煩)H_)bFiBLLA*WrD#K@UAU@+qx8^WFgPw%Yhr6-+-KM3CAWPM^!惱中。他在設法讓哥哥「幸福」的過程,逐漸領悟自己想要的「幸福」。
透過異同兄弟的相互理解,《幸福騙局》讓觀眾看見普世人性的溫暖光輝。
文/波昂刺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