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紐約在燃燒》是今年柏林泰迪熊獎最佳紀錄片。本片講述一群紐約非裔、拉丁裔同志的舞場文化。巧妙地,同樣主題的電影《巴黎在燃燒》,也曾獲得同獎項。它像是傳承意義,又像是同志文化的演Y*CE@%ewLt5turGwU%SH+%ju8r)BZyXvcFcs)fSmvlCl6h&%7T進。二十多年來,同志們與扮裝皇后依舊跳著Vouge,舞出屬於他們的文化。
【黑人同志文化歷史】
美國同志文化發展與都市興起有密切關連。過往分散於鄉村的同志因城JJxHsRI7kDD^*#r9_&zhEWF(55e&yh33-SV_+C^BT(Z4(-n48E市聚集找到同伴。同志們流連爵士酒吧、舞台餐廳尋找心靈與肉體上的歸宿。舊金山卡斯楚街、紐約哈林區都是同性戀群聚的所在。當時哈林區是著名的黑人表演白人觀光勝地,變裝舞會(Ball)正是那時興起。不過當時舞會由白人同志主導,黑人鮮少有獲勝機會。
直到1960年代,開始出現黑人主辦的Ball。如《巴黎在燃燒》,參與者會盛裝打扮走秀配合舞蹈出場。他們自w+C7$@auuZy9hrA&!kIAt#RBuOEgx4Tvu-=SjOsQY^+nWcnT4z行縫製、設計秀服,展露誇張的個人風格,只為在Ball獲勝,得到掌聲。
在Ballroom裡,可以扮演任何角色,美艷、性感、典雅。從服裝上,會發現他們3hSooAnVuEdu-OJi01sWJZUuiKN*(gZTlq+LCv9l=gBStVI9rO的才華洋溢。因為這在現實無法發揮,一直壓抑著。直到Ball的出現,他們得以解放。
對他們而言tZ_Gw+WF!s=SgJ#y#ujxhwbSQl7Fh5ay8GzW6##+&Rnq8hPgsg,Ball是苦澀生活的救贖,暫時逃離貧困、歧視的現實。他們可以不吃不喝甚至去行竊,就是要搞到一身行頭參加Ball的競賽。因為唯有此刻,他們可以做自己,可以成為Superstar、被認為是Somebody。
Ball逐漸地發展為同性戀、跨性別的場域。在這邊沒有歧視,每個人都可以是明星$@7#=FYEaL^C!u3dImAxIC=fbWoK!d2&$B46XqrXg$Ou8GLqN0。1980年代,同志圈因愛滋爆發陷入谷底,外界對於恐同達到最高點時,Ball成為庇護所。無論你是黑人、拉丁人、窮人、男同志都可以美、時尚、自娛、幽默對抗周遭的歧視與不公。
Ball甚至衍生出House文C)=Vb9CwQjUHRZyiAIuRKq+x4xEZbUTmzn%*zm-&bW!laME+GT化。House簡單說,就是家庭或是舞團。每個家族都有Father或是Mother,他們一同練舞為了在Ball獲勝。這種沒血緣的家庭成為無家LGBT的歸屬。他/她們因為性傾向被逐出家門,但透過House,他們有了新的家。同House的人更會冠上House Name。
群聚的同志們除了舞技精進更逐漸發展出社群次文化,像是Reading和Shade。Reaing簡單說就是婊人、嘲諷、酸人,它不是大辣辣地說出事實。例如一個人扮裝很醜,你不能說「你扮裝好醜!」。利用第Bianca Del Rio的話來解釋,用Reading來說上面這句話FDaJ%Y$u6akZHYd2Y1O*cy+t=f*UeIlBvghk%k=EN)j3hhpjEj就會是「看到你的扮裝,我終於明白西雅圖的自殺率為何這麼高了」。酸得有哏才是Reading的真諦;而Shade是更加隱晦,「我不說你醜,因為我不用說,你已經知道你很醜。」
Vogue發展至Shade,一開始是兩個人互鬥跳舞,看誰跳比較好就是做出比較好的Shade。Vouge名稱來自於同名雜誌,因為一些動作取自於雜誌的姿勢。本!xV8MTKjkKob1RcNDu=Lf$5UIL03kPAkT(m_J0*I&ZczV$KXqb舞取自古埃及象行文字、也取自一些體操以擺出身體最美的曲線
被喻為Vogue教父的Willi Ninja,他將這舞種發揚光大。他建立House of Ninja,樹立起Vouge風格,更為無家青少年同志提供一個安樂窩。(超級名模生死鬥曾出Yw6R8BrF)-QU9gl@YEEM!haHIEbmrKR=GEgv)X0dEc+m1DPzM7現以及曾與蔡依林在Myself演唱會共舞的Benny Ninja正是來自這個家族)
而Vogue舞蹈因為瑪丹娜一首〈Vouge〉,躍上了主流。
直到今日,在《紐約在燃燒》,你可以看見Ball的舞會競賽文化依然存在、大夥仍然跳著Vouge、而House變成更親密稱呼的FlQWCLEbrh1N5IeBEINsL^ggpnN#_T(*wr827V*WIeEplwLSL(aamily。無家的非裔與拉丁裔的同志在此找到了家。
【白人的婚姻平權】
電影《巴黎在燃燒》拍攝於1990,當時劇中旁白控訴著白人社會,舉辦了一次仿中產階級白人的主題舞會。旁白說到:「假如你捕捉到中產白人的生活方式、外表、穿著、說話方式,那你將可變成驚奇。」;過了近二十多個年頭,《紐約在燃燒》舞者們不再效仿白人於舞會中打扮走秀,卻控訴著「婚姻平權是白人男同志發起的,要不是他們想結W10V=tqlRoR%-xVE!tM#iM52AR!@Ul8XROtgVfm_=SGKOkv@&)婚,也許不會通過」。這些人,他們根本不care「愛」,他們在草根奮鬥。以愛為名的婚姻平權,根本(相對而言)不是他們所在乎的。當格林威治村無家LGBT睡在碼頭時,白人中產男同志卻在雀兒喜過著上流生活。比起這「Love wins」,「生存」才是首要。
如電影所述。部分跨性別群體如今依舊無法溫飽,社會的不包容與假友善、醫學上變性的精神認定都使她/他們無法輕易找到工作。變性、整容、服用荷爾蒙都是一筆巨大開銷,沒有錢根本無法打造自己所欲的外表與性別。貧困情況下,部分跨性別能做的工作就是「性」與「伴遊」,然而這社會對於性教育的匱乏、性工作的污名又使她/他們受到再一次傷害。她們努力賺^YB2_8RSM=hNbZ+rn^Ju%CGaLJ5hPQXckU8jP)9K&=zcE8(VOK錢,就只為在證件上成為合法的女性。
此外,無家可UJLVGeSNW-(%_NN-h4Xodl2sM^wEB0SaNbSLmb^i751^ct#Pv)歸的LGBT未成年者該如何提供照護、(絕對不是把他們丟到宗教背景的育幼院繼續壓抑);同志族群中高比例的自殺率也都是重要議題。
政府一方面對此不聞不問,另一方面卻高喊著婚姻平權、同志友善。
這二十多年,社會真的「進步」了嗎?那為什麼這群非裔、拉丁裔舞者依舊熱愛著Ballroom與依靠著當中的House與Family呢?同樣的跨性別議題、離家LGBT議題為何至今尚未解決呢?難道「生存」比不上「愛」?「生存」不應該是人活在這R_iU2oWKC1aiDZqnJYM$*52y5xk+q&NcUcZ3+Z-2dgagr1kN(v世上的底線嗎?「愛」、「Love wins」到底可以如何幫助到這群人?
諷刺地,劇中兩位舞者受邀白宮參訪,成為被表揚的「驕傲同志」;同一時間,房東卻不明就裡地打電話告知要他立刻搬出去。t5zqencdF^lSjUhk24dZnZr^jx6qFyOFojX=E)4(wQs*y%)c+A驕傲的同志,卻無家可住。好可笑,好滄桑,這就是現實世界。
「愛」有什麼稀罕。
給我錢、給我溫飽、讓我能夠做自己、讓我可以活下去吧!
【結語】
在《巴黎在燃燒》,Vouge教父 Willi Ninja 曾有一段對白:
“I want to take voguing *Gyz0_g!BXk)G&m$W9Vn_Ot@t9z)71q3j%DNb&q$R*Lg0aP_RNnot just take it to Paris is Burning,
but I want to take it to real Paris,
and make the real Paris burning.”
我想要voguing不光出現在《巴黎在燃燒》之中,
而是要帶到真正的巴黎,
我想讓巴黎真正地燃燒起来。
如今,Vouging躍上主流_ye7ls)L=Xf#C57CrjGFPT#lzE+pO=n$OIaJf_i9H82(#QBPo5。《紐約在燃燒》的Kiki舞者們繼承這樣的遺志,搭機飛向蘇格蘭,向世界傳授Vouging舞技。
也許,巴黎2B9LwCgiZ47-i%#mHk(+!7r_lo_UTmQEbvgkulyNI3cm7c^O0F沒有真的燃燒,但全世界都跳著Vouging;而Kiki的舞者透過《紐約在燃燒》讓我們再一次在銀幕上看見那燦爛刺眼的熱情。
作者:波昂刺刺
若想觀賞《紐約在燃燒》全片,歡迎到GagaOOLala同志電影線上看平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