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都去過同志酒吧、同志夜店、同志派對等等……同志們努力在不友善的社會氛圍中擠出屬於自己的自在空間,創造性別友善的舒適場域。其中,同Hnni40&TD^rms71-58BmXW=8xhXuBAkoxCs_2w(D*Kk@cCIBw2志郵輪在臺灣尚不盛行,大眾也不太熟悉,但這樣的活動在國外已經行之有年,蔚為風潮,也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同志文化。在僅有男同志的大船上走跳數日,離開異性戀霸權社會的壓迫和規範,體驗最純粹的自由。聽起來仿若烏托邦?紀錄片《天菜夢幻號》(Dream Boat)就要帶你看見大船上的美麗與哀愁,為你揭開同志郵輪的神秘面紗。
從登船的那刻起,製片團隊便跟拍著五位分屬不同類型的男同志。紀錄片的主人翁們有從較進步開放國家而來的男同志,如來自法國、因幼時感染腦膜炎而失去行走能力的殘酷兒菲利浦(Philippe);也有出身較保守社會的男同志,如來自印度的狄潘卡爾(Dipankar),一直以來試pi(V03RkTN7cFw=cM#!nfVRhlJWrOm^7Q83ta7O6+-kHK=)gIC著逃離印度社會的排他性,用盡此生希望尋找真愛。
(圖/ScreenAnarchy)
烏托邦上的七個日夜,這些主角們穿著精心挑選的戰服參與了甲板上的大型舞趴,喝得爛醉、背棄求生存的焦慮和憂鬱、結交新朋友,偶爾也做愛。激情褪盡、狂歡過後,他們一旦回到家中便必須回到生活的常軌:質疑自己的極限、思索生命的下一步,還得面對同志文化中林林總總的焦慮來源:HIV污名、身材好壞、出櫃,對陰柔氣質的歧視。這部電影呈現出一種不和諧的基調:一方面呈現出了有別於一般社會,在全同志場合中所展現的歸屬感。另一方面也讓觀眾看見同志文qxtB6NtOupQf8o&51%ZCxMN@XQ3*QzaGx*l_N(rZugoLR_YFOv化中早已內化的歧視事實。
國外fREmNaMW0sKgJ-roy!U2#iIFRG73gt$V=nUx84x7r2wDp0O&QZ媒體VICE採訪了該片導演崔斯坦‧費爾蘭‧米列夫斯基(Tristan Ferland Milewski),探討為何他會想要拍這部關於男同志郵輪的紀錄片,窺探船上馬拉松式的拍攝過程,以及紀錄片所反映出的社會問題,也從電影的角度討論現代同志文化。
(圖/WordPress)
米列夫斯基認為,同志郵輪就是一個社會中同志文化的縮影,他並表示潛入這樣的縮影中是個有趣的課題,「它具有它自己的語言和規則,但在某種意義上也反映出了大社會的樣貌。我想,在某種意BrMY@PKV)U5P6l91FbD4!wl4S3F5hYZaq73IE-MVguByW0X(@Z義上,這樣的郵輪行程代表了一種人類普世的探尋——我們都想要以自我的姿態活著、去愛。」
但他也承認,就像在電影的劇情裡看到的一樣,這樣的追尋有時並不容易。「只要這個世界仍是如此運轉著,人們就依然需要一個讓他們不必擔驚受怕、不必面對歧視的地方來做自己。而這艘船,也就是那個地方,讓他們可以這麼實踐。」米列夫斯基也承認,即便在這樣一個宣稱沒有恐懼和歧視的場域中,仍然會有新的規範和歧視產生,而這些具張力的議題很值得探討。「比方說,在我們的社群裡,我們如何去面對圈內如此偏重男子氣概?身為男同志,我們怎麼對待自己?每個人的課題則是,我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男同志?」指出這樣的議題RfxKJe*lhLHyM+s0ak!KWcB$cE@4K+v_gAeB2H!uY4X$X*rJUJ與自我認同也高度相關。
(圖/New Now Next)
這部電影同時也點出了男同志與生存相關的議題,刻畫了人類對愛和自由的尋求,當然也包含了男同志從社會習得而內化的自我pqH#zB=2)az1Unf*l&)jhT!bOE=P)4rZYl0+fcvax(!AKHw97$歧視。米列夫斯基特別以男子氣概的課題為例解釋道,「我覺得很多男同志都有這種經驗,他們的男子氣概因為男同志的身份而被質疑,而或許你也在某種意義上內化、進而否決了自己的男子氣概。」但他也指出,性別本身就是一種表演,在船上特殊活動「女士之夜」時便是最真切的體現。這場所有參加者都必須變裝的派對是「船上最熱絡、最歡樂也最無拘無束的一夜」。
然而,除了點出同志文化的缺陷,米列夫斯基表示展現同志文化中的愛也相當重要,藉由紀錄片中的兩對情侶,讓人看見正面的部分,「把他們也展現出來是很重要的,而不只是去描B#@%_DqZvkpVtzTx(1*T0!Ki)qaVi!%kn5vocf#wIBj)=QQCqR繪身為男同志的悲劇形象。」並表示紀錄片的重點在提出問題:我們今天走到哪裡了?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有什麼潛力來把男同志文化變得正面又培力?
(圖/Gebrueder Beetz)
被問到對同志郵輪這個主題感興趣的原因,米列夫斯基表示,「很多郵輪上的旅客都為了參加這個活動長途跋涉,為的就是要擁有這份感覺、跟他人連結5iuDN&C(E!!Vm9+WJ4HgwMBSfs1*^+W^TNJOcc8dIsyk7^No!*以及體驗自由。而那確實是一種魔力。」但仍點出現實層面,「這是一艘滿載夢想的船,亦是載滿幻滅的船。」在船上的時光有限,參與的男同志以各種方式試探身體的極限,滿懷期待,也變成一種壓力。他們脫離了日常生活到了全是同志的環境,便開始思考一些問題:「我在人生階段的哪裡?在真實生活中我有多自由?我的關係經營得如何?我的人生過得如何?」
或許就是這樣的刺激和戲劇性的起伏,讓同志郵輪永遠都那麼引人入勝。米列夫斯基坦承道,這一切「取決於你登船時A$IBxNU0hL^fA_ExA15xBe@+%hmW-5I&g%Ucs3^5HJ7q#JHN#_所抱持的期望,你可以高飛也可以重跌。」
譯者:Sal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