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今年5月JZ1-NUCmuf(6^h0@k#4Lh^_VxagkOwPuPgzEW(M1923sO4w@z524日,我國司法院大法官針對同性婚姻釋憲案做出了裁定,明示同性婚姻應受我國法律保障——這樣的結果,無疑是我國同志運動的一大里程碑,更使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保障同性婚姻的國家。

然而,與此同時——另一個亞洲國家,正宣判一對同性戀軍人的「合意」性行為有罪。韓國法院以男性MYhM2eXA8Pnuj9DYYvY)t&qSn#2L(HKotUM-B_P)J9_mJybGHK軍人進行「同性性行為」為由,判處其中一名陸軍上尉6個月徒刑、緩刑1年。

是的,當台灣同志們面向暖+^SK@2SWuFac$O*ILoc4i6$260!!90pmd6=gdegxxsGE3jNps3陽,歡喜地相擁落淚、搖旗慶祝之時,許多亞洲國家中,仍有廣大的同志們,只能遠離世間明亮,哀傷地藏身於邊緣暗角。

為愛吶喊、為平等而戰的路途還長,我們必須一起走完。

今天,就讓我們藉由三部電影,一同暸解韓國同志的困境,並思索展望的可能。

 

韓國身為亞洲近年來發展迅速的國家,經濟實力頗受國際矚目,但在社會和文化方面,普遍風氣仍較為保守。

在韓國社會中,「同志身份」是一種禁忌,新任總統文在寅更曾Q1t%cKeTFBPO7!O4_a^j6^u&x2pHwLW@7LaD5nn4ZT(ykwk1FE公開表態「韓國還沒有準備好面對同性戀的問題」。

至於原因,或許可在紀錄短片《回到原點》(Coming Full Circle)中,尋得端倪。

 

《回到原點》——如果有一天,壓迫也歸零

紀錄短片《回到原點》(Coming Full Circle),曾參加2016特拉維夫同志影展、2016亞美電影節以及2017城市遊牧影展。內容紀述一位現居紐約的跨性別女性——朴寶玲——回到韓國的「尋根之旅」。(編按:筆者後%BOY*^RNzh@^3=ov5zK3*a_o+a+AAdEYkkFnl+6B8b#z2N^tgW文皆以不分性別、拆除男女階級的人字旁「他」指涉朴寶玲)

朴寶玲在七個月大時,與雙胞胎哥哥一同被美國的養父母收養,離開了韓國——1960年以來,整整半世紀,他不曾再次ooHcn==I!8F8ekOdI=(yZKKbtnk5Gt8965WQOHm8Lg-3S*ZEW4踏上那塊他所出生的土壤。

韓國是他的出生地,卻也僅僅是他的出生地。

 

朴寶玲在片中提到,自己成長在美國的密爾瓦基——一個充滿白人的社區。小學時,全班只有他和哥哥不是白人。這樣的成長y5Q=RjtJ&jpjPZF6iI3WF+Ph_9RfD$eP2R8%Kt5xN$Wz+11psT背景使得他更早開始自我認同的辯證,當然,裡頭包括了性別。

朴寶玲一上大學便出櫃,此後的人生裡QzHp9JQyv5Yyyg94$0FjHD7jjkvAj@z7CsP!8A#9^t8G3W)^os,他積極地投入LGBT運動,活躍於紐約LGBT人權組織並參與爭取相關權益。

一直到2015年,54歲的朴寶玲,終於決心回到韓國,展開一場尋根之旅。

他更把握這次機會,在首爾的YhFqSo*IfRGnayd5(l41LeaUPXAgX^N*!%re0i#w81A#_9kb5a同志大遊行中發表了演說——影片紀錄了他此次出行,對韓國同志處境的觀察,以及自我命運的叩問。

片中,朴寶玲提到,自己必須穿過同遊外圍「層層」反同的基督教基本教義派人士,方能順利進到裡頭演講。

而的確,韓國社會反同,甚至恐同,原因除了深受MkX8YXF5rJnHAo-Q#l8BiddZ0Krz(hti)qph6kHXz=A^XMElJm儒家保守思想影響、認為「同性戀是『外國人的事』」之外,最重要的——便是宗教。

韓國的基督教、4b!doXa(EYgp#VYmkO@Wf$_E^g(Hhgu8zv&!9ZeWSas2S)HF4H天主教勢力十分龐大——數據顯示,韓國有將近20%的人表示自己是基督徒(台灣大約為5%上下)——基督教無疑是國內最大的宗教。此外,教會更是韓國人們鞏固政經實力的重要場所。

這使得韓國社會對同志的接受度非常低,同志在社會、政治、宗教上都備受壓迫,而難有現身的勇氣。

如此亦可對Cm3lWSduIPQ$^CRQ42F!w2bs2Ou*&AL@6PmQG@F0cbmNVMh308應為何2016年,首爾同志大遊行的參與人數僅5萬人,而總人口不到韓國一半的台灣,同年卻有將近10萬人站上同遊街頭。

除了人數上的差異,韓國與我國同遊的氛圍亦大不相同。

韓國同遊現場經常備有大量警力,外圍則有層層如山的反同人海,激動不已地失控吼罵,試CC2^PFwxNfAQegvL7g)gQ2V7=EtH76fh3WY@k_v*(dcU*sKtHK圖透過鼓聲與噪音干擾遊行活動進行——反同人士的陣仗與力道,令人難以想像。

此外,場內同志們也不像歐美、台灣等地同志放得開,整體調性仍較為保守壓抑。

《回到原點》的最後,朴寶玲神情略顯暗淡地說:「如果當初我沒有被收養,出櫃之路絕對漫長又艱辛。」

或許,他對「出生地」韓國,最深情的盼想,就像他站在台上所說的:「我想告訴場外打鼓的反同人士sE7T5Z3^6-RmGhie$rwgbL+f5f!$f8AAamS@GYbx15FPE)2nre——你們應該為自由打鼓,而非壓迫,為包容打鼓,而非歧視。」

如果說《回到原點》是以一個外來者的角度,綜觀韓國同志的處境,那麼接下來的兩部電影《鐘路街的奇G%Un(j4i3dWEvklecoW@hu=)Y*AVClagarR6j@LO*0BhOjQi#_蹟》(Miracle on Jongno Street)和《時節因緣》(The Spring in My Life)則是平面地,以更細膩而貼近的筆觸,呈現韓國社會巨輪底下,真實的人物映像。

 

《鐘路街的奇蹟》——平凡的幸福,卻是同志們難得的奇蹟

《鐘路街的奇蹟》(Mira!JoS*!&oOnMr*8Un7x2voum5)L6i3A9isWy2@51@1fs_M!&UX=cle on Jongno Street)是一部十分精彩且感人的紀錄長片,並曾獲2010釜山影展Mecenat獎。

長達108分鐘的時間裡,導演以自身出發,分別紀錄四個在RDdhALrra2+OQNI5BPGkX3Z0d1wOqz8agM)-dw9kM17c@kOx5U首爾「鐘路區樂園洞」結識的同志朋友,帶領觀眾觀看韓國男同志的日常。

 

每到傍晚,鐘路區樂園洞——就如同台北西門紅樓一般——成為了首爾男同志們聚會之處。

鐘路區其實是首爾的中心地帶,而樂園洞oov740OG85fFVu$HUGSR5xI+(UT+@XeMrAS7X08w29SW2lwGPT則是鐘路區的後巷。雖名為「樂園洞」,實則破舊不已,與大都會的繁華格格不入。

而也就kEKqtRCaqc_lPgR34mDp_Z)65M_wclyYHiFwV*iutUg_wFoN_R是這樣的地方,成為了韓國光鮮社會中一個隱身的灰白地帶——悄悄且柔弱地,擁抱了同志們的心靈、盛接他們酸苦的人生,並為他們,帶來得來不易的幸福。

 

四個人的故事,是多少韓國同志的縮影——

俊文,一個電影導演。

他曾在入伍當兵時,被問1Hz95mmX9C(!iMP52-jcrzgKMzxTXL0-U)nbXdn0pcl%Iuqf0j到「是否曾與同性發生性行為」,因坦承回答而被軍方安排住進精神病院——這段經歷,成了他內心難以抹去的陰影,更成為他往後創作生涯難以克服的心魔。在一連串掙扎與挫敗後,他終於成功突破自我,將電影做為自我揭露的工具,用影像的力量,一次次地向世人出櫃。

秉權,一個人權組織工作者。

將自己的一切心力都投入於改善性&@pb&CJut=zCXM*$8WfJQz0&Pokq*_%Uh@1XPGHU-%X5ma0Zpq少數的勞動權益之上。對他而言,同志不出櫃,大家就以為這個社會沒有同志。因此,同志必定要現身、要發聲。

「如果要建立更好的世界,就一定要起身行動——這是我所體悟的。」片中,秉權捧著一疊厚厚的傳單,眼眶有淚,暖暖地L2=4zj0K1(y447OJr@^E_tB4AFmj48mCZjv9+L%IMjEi^sAAZA說著。

英秀,一個廚師。

15年前,他從鄉村來到都市謀生。他一直過著極端寂寞的生活,一直到他遇見了鐘路街、進入了G-jOGf_-NwR-Xto-S=zr1TuUnUud8fR+235K_fRr!@7#=ZFtPy7EVOICE男同志合唱團,他終於第一次認識同志朋友們、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影片中他甚至笑稱,這是他「同志生涯的黃金年代」。

鄭律,一位上班族。

他重要的朋友以及廝守多年PMi=G(o^JtN&g*_z&o7aS0jW&F$H3p!GrIVE+XXO0SIUnMp)bV的伴侶都是HIV帶原者,為了所愛之人,他全心全意地投入任何消弭愛滋偏見的活動與抗爭。甚至做好自己也受感染的準備——他害怕的不是生病,而是眾人對生病的錯誤認知與歧視。同時,他非常渴望能與伴侶結婚,成為法定伴侶。

這些人,都是有血有淚,努力地為愛而生的平凡人,但他們卻必須比平凡人更加辛苦、更加孤獨。

所幸,有著鐘路街樂園洞,這樣的小天地,讓他們互相舔舐傷口、給予能量,使他們得以更加強壯,面對生活中痛苦的磨難c@G9W-F5+I#S#rX9T5UkcnwgN2!%vtEssQp8tsmnB3PsFh6%bw

就如同本片導演在結尾所說——「在這裡,我和我的朋友們,終於不再感到孤單。我們肯定了自己、找到了愛。」

肯定和愛,何嘗不是生而為人,都渴望擁有的。

然而,對韓國同志而言,卻是奢侈的想望。

《鐘路街的奇蹟》最終,想揭露的便是這樣一個微小的心願——「對我們這些,一直提心吊膽活在這個世上的人而言,這些時pd8ZD1_QBj5k0ke*HqM9z^^pAZa@GkTZo6D*-JT=)0ZAp%c1LC刻是數不盡的奇蹟。我希望這些奇蹟時刻,能夠成為我們的日常生活。」

 

《時節因緣》——我們的國家,容不下真正的相愛

最後的《時節因緣》(The Spring in My Life),則是一部劇情短片。描述一位男同志M#yy@UE1-gXt62l7V+&Lda8=NB8pNbZlNzPOw2QPifzX^^&V#h與舊情人相遇,卻已因社會壓力而與女性步入婚姻的故事。

就如同前面兩部影片所昭示的——出櫃,在韓國社會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

有許多的韓國同志,或許就安分地決定跟隨社會價值,隱藏自己真正的心意,選擇進入所謂「正常」的家庭生活。

自此,三部電影已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韓國男同志們普遍的生存景象。

的確,是令人有些沮喪的。

然而,也並非沒有一線曙光。

例如,2013年,韓0o%c)BA2e()nI(Tj+0zo9xAv9nPy3Ie(7%auvi$QaF9fyQNamy國導演金趙光壽與伴侶金承煥公開舉辦婚禮(形式婚),成為韓國第一對公開結婚的同志伴侶。

他們結婚後,LhtIB09)WfE$Zw!gx#rwDgEIM^N1ckz*wEsfnmWTqWAjScm$0O韓國支持同志婚姻的比例有了顯著成長,同性戀相關議題慢慢浮出水面,許多社會運動也正在籌備,可說是韓國同志運動的領頭羊。

而201U7rj+KLEJML!@jyk!=iokSJJL15Pbzj#n1+TybtMhc2kSb@+nw4年,現任首爾市長朴元淳,也曾在一次受訪時表態支持同性婚姻,成為韓國政界第一位公開支持同志的政治人物。

其後,亦有正義黨主席沈相奵明確表示支持同志權益。

 

當然,上述名人的言行,普遍受到了國內大眾的謾罵批K-8Au*FLsT&3TReM@-STF4oKAsVj7V*r7lG4y$BpRBGi&3U_#K評,然而,卻無法抹滅同志權益在韓國日漸受到討論與重視的事實。

或許,就如馬丁路德金恩博士所言:「歷史的弧線很長,但它總是彎向正義的一方。」即使前方長路漫漫,始終懷抱希望、真摯努力,總有雨過天晴、彩虹高掛的一日uCDL8O$*GXtT1i#J#CRMr=J1*HxLYaJyCMe$@ql$(&k$xZ7$(L

歡迎前往GagaOOLala同志電影線上看免費體驗這三部電影。

作者:鄧欣容


任何合作提案、廣告刊登、贊助,請來信至 

資深行銷及業務經理 [email protected]  數位行銷及業務經理 [email protected]

你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