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設計/奇異筆

作者:波昂刺刺


【最早的同性愛電影:《翅膀》】

對比好萊塢電影體系,沒有海斯法典審查干擾的非美國電影對於同性戀的描述較多元且較少刻板印象。世界上最早的同性戀愛主題電影《翅膀》(Wings, 1916)便在瑞典誕生。由同性戀導演莫里茲·斯蒂勒(Mauritz0uJ)fR0&B-j@+LoLg&V$d-piNRYr5uBU0^-JZyMWA&oWf6I-pu Stiller)執導,劇組團隊亦為同性戀。故事描述藝術家愛上所聘請的雕塑模特兒。導演並沒有刻意凸顯兩人的同性愛戀,而是將其描繪成師生之情。不過,它仍舊具備情慾色彩,那便是模特兒更衣時藝術家的凝視。幾年後丹麥藉導演卡爾·希歐多爾·德萊葉(Carl Theodor Dreyer)於德國拍攝的同志電影《麥克爾》(Mikael, 1924)亦改編自同本小說〈Mikaël〉。在此版中,導演在結局中讓藝術家承認對模特兒的情感是「愛」。該片在美國上映時,原先更取名《The Inverts》(此字有同性戀之意),但無法通過審查。後改為《第三性的故事》(The Story of the Third Sex),並冠上「科學講座」僅供醫生、學者觀賞。(這樣的舉動,與臺灣1987年在金馬影展播放大島渚《感官世界》限定電影專業人士索票觀賞根本如出一轍。)


《翅膀》(Wings, 1916)

【《與眾不同》的誕生】

德國是最早發生同性戀運動的國家。早於19世紀末運動家格努斯·希爾施費爾德(Magnus Hirschfeld)與阿道夫.布藍德(Adolf Brand)分別組織科學人道主義委員會(Wissenschaftlich-humanitäre Komitee ,簡稱WhK)與唯一者聯盟(Gemeinschaft der Eigenen)倡議廢除德國刑事法第175條(該法將男子間猥褻行為入罪)。儘管當時政治圈出現同志醜聞訴訟,引發反同聲浪,他們還是出版報刊宣導己身理念。但這樣的時空背景顯現出德國異於外國的性開放,使得同志族群得以聚集發展。

1897年,WhK於柏林創立。格努斯·希爾施費爾德為主要創辦人之一,這是世界qmqUZYtTO@Y@%1kVw$pY(xEStw2hqY$z4KWA^L7gF9hMXc*Khr上第一個致力保衛同性戀權益的組織。該組織目標為:廢除刑事法第175條、對公眾宣傳同性戀議題、引導同性戀保護自身權益。起先,格努斯·希爾施費爾發起請願邀請名人簽名連署。一年後,組織受到國家司法官員接見支持。接著,Whk加強行動,發函給予官員、鎮長、法官等,並出版雜誌、手冊傳播同性戀研究數據。無奈的是,希爾施費爾德遭牧師控訴毀謗以及傳遞淫穢文字,最終判罰200馬克。此舉對於組織財政是一大打擊。

一戰過後,威瑪共和國時期,WhK繼續為同運努力。1919年,希爾施費爾德成立性學會,該學會包含同性戀研究中心、圖書館、博物館,並定期出版最新的同性戀研究期刊《中間性別年鑑》。於20年代,希爾施費爾德四處旅_Dw**R#wpRO9Yr!5g&q*D*t3TB#s+4n0wrc^OmETJKAcY!oTh7行、出國舉辦講座,宣傳其理念、捍衛同性戀權力。他甚至遠赴美國、中國演講。在這過程中,希爾施費爾德依舊提倡廢除刑事法第175條。他舉出有受害者因此惡法勒索,散盡家產支付數十萬馬克或是蒙羞自盡。為了提醒公眾對於此議題的關注,他利用「電影」作為宣傳媒介。全世界第一部訴諸同性戀自由與權力的電影《與眾不同》(Different from the Others, 1919),正是格努斯·希爾施費爾德為宣傳同性戀運動所促成拍攝。


《與眾不同》(Different from the Others, 1919)海報

《與眾不同》由社會教育電影專家理查德.奧斯瓦爾德(Richard Oswald)擔任製片與導演。該片講述著名小提家保羅(Conrad Veidt飾演)與學生男男相戀,卻遭人惡意以刑事法175條敲詐。而後他被判刑拘禁。最後名譽掃地,自盡身亡。故事中,rtq#23PzVU#+Es2u0!^o8MT2J$ht(rz!$7lpCJIOH5DCeYCh&R希爾施費爾德擔任一名性學家舉辦講座,主角曾經向他詢問,他開導主角「同性戀不是罪,與異性戀有相同高尚情感。WhK努力告訴世人這點,要喚醒沉默的大眾,讓社會接受同性戀。」電影的自殺結局,正是對於刑事法175條無情的血淚控訴。

電影甫上映便造成轟動,有報紙稱讚希爾施費爾的舉動,卻也遭受保守人士抨擊。1919年7月17日,《與眾不同》在柏林公主戲院邀請了作家、科學家、各界名人舉行特映會。事後,希爾施費爾收到了許多正面與負面的反饋。這無疑證明了電影激起公眾對於《與眾不同0-F774hlZkwx=9SkhV6eTHTQYfB0A^N#gyN#O!A8oP#_q-k^C)》的內容討論。只不過,隨著放映次數增多,電影在德國某些城市遭到警察禁演。同年十月起,電影只能針對醫生、學術機構放映。


主角詢問,右為希爾施費爾德飾演的醫生。

【《與眾不同》的存在意義】

別於美國電影脈絡,《與眾不同》是一部很特別的電影,它並非以商業或藝術拍攝考量而是以社會運動作為基礎。電影被作為一個社會實踐的媒材,成為同性戀運動宣傳的載體。與文字、演講相較以下,影像的渲染力更為強烈,在視覺傳播影像下,拍攝者理念得以傳達更遠更深。所以格努斯·希爾施費爾德促成《與眾不同》的製作放映。這與當今NGO所拍攝的公益微0ct*69N_yWhjWZQY(NO1$sRWFTe(ok7@fGD(*xNsxyu0=6CB9H電影、短片概念相似。許多同志、愛滋機構亦透過拍攝影片傳遞理念教育閱聽眾。

單就藝術成就來說,《與眾不同》或許無法名留電影史;但就同志社運歷史而言,《與眾不同》絕對是無法抹滅的曠世巨作。這就是「同志電影」難能可貴的所在。在世界多數影展競賽中,電影皆以一種「藝術美學」作為評斷標準。但這限縮了電影的可閱讀性,忽略它藝術以外的可能性:娛樂性、影響力、社會意義、性別視角、學術價值、觀眾自身凝視、成為cult film的可能...等等。以柏林影展泰迪熊獎為例,該獎項並非以電影美學絕對標準,評審團常匯集學者、社會家、同志電影工作者、同志影展策展人員等,使得它能夠以「同志」視角評判入選電影,選出「最佳同志電影」。[註2]若以此角度來看,《與眾不同》無疑是一部優秀電影。

另外我必須特別提出的是,《與眾不同》當中指涉不肖人士透過刑事法第175條敲詐同性戀者的情狀,在現今臺灣也有類似條例。那便是《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第 21 條。該法的刑責遠高於臺灣刑法多數法條刑責,將愛滋罪罰化。導致台灣實務出現情感勒索提起訴訟,出現感染者被復仇入罪的情狀。[註1]這樣的不公平惡法,令我聯想至《與眾不同》所控訴的刑事法第175條。

人與人之間的合意性行為,竟成為法律入罪的該當條件。這是一件很可悲、很不公平的事情。

無奈地,台灣某部分法律竟與百年前的德國類似。

 

【《與眾不同》的消失與重現】

《與眾不同》上映幾年後,導演格奧爾格·威廉·帕布斯特(G. W. Pabst)拍攝的《潘朵拉的盒子》(Pandora’s Box, 1929)觸及了女同性戀議題。但多數文獻資料並未將它視作世界第一部女同志電影;反而兩年後放映的《穿制服的女孩》(Maedchen in Uniform, 1931)Kf@6u+REyBrVOXQ*whV-g!HyCWHwJl-Jg5u9nDG*Wz-zb!S42Z被認為是世界最早女同志電影,該片描述女學生對於老師的迷戀。納粹執政時期,本片與《與眾不同》一同遭到禁映。

《與眾不同》最初共有40卷拷貝膠捲,於1933年纳粹執政後,當局試圖銷燬所有拷貝。僅有一份嚴重氧化的不完整版本倖存。它曾於粗略修復轉製成DVD。而後洛杉磯同志影展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部一同此片進行修復,並於紐約同志影展NewFest進行放映。去年2016年2月,為歡慶柏林影展泰迪熊獎30週年,《與眾不同》於第66屆柏林影展經典回顧放映ACUcrEFMl!blgzK&@SuTEjxq%8s&UKc!MJkBB^y2mo%^GHKkn0。對比驕傲平權的現在,別具意義。

[註1]愛滋罪罰化是一項複雜的議題,礙於篇幅我無法詳談該條例的惡法行為。請詳見W撰寫的〈如何以法斷人心?—談愛滋蓄意傳染〉,有更清楚說明。

[註2]柏林泰迪熊獎是三大影展中首先出現的同志獎項,關於詳細介紹請見拙作〈酷兒影展策展人林志杰:在台灣種下「泰迪熊獎」的種子〉

參考文獻:

Harry M. Benshoff and Sean Griffin. Queer Images: A History of Gay and L-BImVUjiSEL(_f6Rwv^XAi9O)S(z@+8Ux2vcwld)=+gD_Kob#4esbian Film in America. Lanham: Rowman and Littlefield, 2005

佛若朗斯.塔瑪涅著,周莽譯。《歐洲同性戀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邊靜。《膠片密語:華語電影中的同性戀話語》。 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年。

延伸閱讀

完全同志電影攻略:第一部同志電影?

完全同志電影攻略:同志與同志電影​

柏林影展泰迪熊獎即將開幕!特派員現場直擊熊熊發威!

GagaOOLala-黎明破曉前的完美一夜情-5點59分愛上你

你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