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主要索引標籤

男同志婚禮死了都要愛!暗黑、瘟疫、同性戀,敬我們至死不渝的愛

我要你做我的丈夫,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 Alex Illest 和 Setenio Borges 在今年 10 月於加拿大安大略省 Dundas 地區的一座農場中完婚。他們的儀式舉辦在一處風景秀麗的山上,以結婚誓詞中的「直到死亡(Til Death)」為主題,並以黑色為主色調佈置;每個人都有一個手作的皮革「瘟疫面罩」,作為當前疫情的象徵。(...

直男驚覺自己「看到男體竟起反應」 同志友人姨母笑:「是有潛力被開發的雙性戀。」

不少人是透過看色情片來探索性癖和性向,如果一個男生看到另一個男生的裸體會感到性興奮的話,那他可以喜歡男生的機率就滿高的,或許可以先初步推斷這個人是男同志或是雙性戀。某位網友表示自己已經以「直男」的身分生活了 25 年,但在某次跟同志好友聊天的過程當中,開始懷疑自己其實沒那麼「直」,該網友在論壇 Dcard 發問:「喜歡女生的我,看 G...

和前任繼續做朋友的9項藝術:如果還想抱睡那勸你不要

和前任當朋友,確實是可能的。 無論性傾向為何,都有許多人宣稱他們想要和前任繼續當朋友,尤其是感情中並沒有出現「糟糕」事件的時候(例如,他沒有出軌、虐待你、占你便宜等等)。一般來說,男同志繼續跟前任當朋友是好事。這跟男同志社交圈太小很有關係,因為在這種狀況下,我們很難完全避免跟前任接觸。所以,我們幾乎「不得不」跟前任保持友善的關係。...

同志家庭Jason和Daniel│兩個爸爸,一樣的愛

我們告訴他們有些家是有兩個爸爸,有些家是有爸爸媽媽,有的家只有一個爸爸或媽媽。他們就這樣長大跟接收。我們相信以後還會有很多的困難和挑戰,但是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所以就去做吧。 導演的話: Jason&Daniel一家目前住在上海,日前帶了小孩來台灣旅行,我們便藉由這次突如其來的緣分帶大家一起進入他們一家四口的故事。一大清早的拍攝...

當隻單身狗比交個男友好?8件脫單後就不好辦的事

今年還是單身哭哭嗎?為此長吁短嘆?我們要無所畏懼!單身生活一點也不可悲,事實上沒男友(或全天下男人)也不怎麼樣,生命中還有許多事比交男友還重要!以下幾點來提醒你,你不需要擁有男人才能開心。 (延伸閱讀: 英國製作人談論自己對於3P的想法 「保持開放的心態,不要隨便批評別人」 ) 大醉一場,或是爽嗑宵夜 (圖/PRIDE) 現在是凌晨三點鐘,...

花蓮男孩與美國原住民男孩完婚:我們相約明年回台成為第一批合法同志配偶

文/Made in Potato Island 我跟我先生求婚他答應到現在已經五個月了,我們上個周末才結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故事。 我跟Maasai 他們家是傳統的美國原住民家庭,換句話說,是母系社會為核心的家庭。岳母在家裡就像太后,家裡大大小小事都要她批准。而岳父像極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天子,常讓我聯想起小時候演話劇抽到演樹的同學,...

我想當愛男生的男生! 帥氣跨性別男同志談變性、出櫃歷程

性別認同跟性傾向不一樣,「性別認同」是指一個人對於自己的性別認同,可以是男性、女性,也可能是非二元性別,「性傾向」則是指一個人認為自己在浪漫或是性的層面受到哪種性別吸引,像是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等等。 中國 YouTuber Jay 先前曾訪問一位女跨男的同性戀(FTM G, Female to Male Gay)賣力,賣力分享自己一路從「...

只有這個男的我可以! 探索性向的直男:想跟基友愛愛怎麼辦?

一位直男對自己的雙性戀好兄弟起了色色的念頭,因此上網求助。他寫信給《VICE》網站的「Ask VICE」專欄,原文和回覆刊登在《VICE Italy》,英文全文請 由此去 。 這位求助的直男說: 「我有一個親近的朋友,而我腦中不時會出現想跟他色色的想法。這對我來說很奇怪,因為我在 23 年的人生裡,都沒有受男生吸引過。」 「我甚至嘗試看 G 片,...

總希望未來男友「要有運動習慣」?這可能是你單身很久的原因

文/HEDER營運總監Henry 單身的理由:「把自己的價值期待,放在別人身上」 大家都知道男同志愛看身材、練肌肉出了名,有人說這是生物本能,為了追求社交市場的行情,好似孔雀開屏達到求偶目的,因而在社群媒體上,無論Facebook、Instagram、Twitter,都可以看見肉色橫流的精彩照片。人是一個社會化極深的動物,而你的所見所聞,...

嘎投稿│我灌了半瓶紅酒後醜哭問「你為什麼不跟我在一起」,倒在他懷中睡去

GagaTai為響應國際同志驕傲月,在六月推出「 The Power of Love:愛的故事 」專題。我們分成「表白故事」、「愛情長跑」、「出櫃故事」三個單元,告訴你圍繞在同志各種不一樣的愛。而也就是這些愛,支持同志驕傲做自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嘎讀者五歲小孩的「表白故事」。 文/ 五歲小孩 想起我們初次見面,是因為一雙琴棒。...